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新宋1 - 第四节 集英殿风波 下 2

第四节 集英殿风波 下 2[第1页/共6页]

“又能够依新法循例,以数十提举分行天下,监督诸钱庄不得进步利钱,专门措置钱庄与百姓之间的胶葛。为防诸提举从中侵害百姓,可仿汉武帝时刺史七条问事之例,由朝廷制定《提举青苗法》,提举司只能够依法问事,若所问超出权柄所管,或者借机侵削乡里,处所官竟可当场锁拿,报朝廷以闻……”

“以上便是青苗法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在朝所讳言也。而反对者则因这些弊端,通盘否定青苗法,不知只要平心论政,对症下药,青苗法亦能够转而为良法。”

“噢,卿有何良策?”赵顼眼睛都亮了一亮。

“卿言甚善,卿可将此事写成札子呈上,朕当下中书议行此二法。”赵顼真是可贵的奋发,这个石越,的确不是凡品。

然其诸法推行之时,亦很有人攻讦不已,惟多迂怪之论。安石既主其议,亦颇保护之。亦此时吕惠卿不在,石越与安石亦颇能相济也。

石法行于世仅二年,三路皆言甚便,遂逐次行之天下。天下钱庄之盛,起于此时矣。十年以后,每县皆有钱庄,农夫颇得其利。厥后逐次亦有商贾乞贷生利,钱庄储备不敷,商报酬投机,熙宁十年间,成都、杭州唐氏钱庄及京师桑记钱庄向于钱庄存钱者发放利钱,厥后纷繁效尤。今之学者竟不能知熙宁十年之前,凡于钱庄存钱,不但未能无益钱,反需付保管金。此亦熙宁年间事之要者,兹附记于斯。而国子监及诸学院为此开管帐之课,财务审计,统计报表之风,究其源,亦起于石越之改进青苗法矣。

当时韩琦在大名,苏轼在杭州,二者皆善石越。韩琦颇许石越,虽未见面,读其书而叹曰“少年之雄者”。青苗法改进条例颇赖二人之力,其他石越之友,如唐棣、李敦敏、柴贵友、柴贵谊辈,多在此三路为县官,亦尽力襄助。故石越之议,终得大行。

朝中局势他洞若观火,固然一向不平静,但王安石却始终能逆流而上,对峙一步步的推行他的鼎新。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太好的机遇参与,恰好趁这段时候做好白水潭学院的事情,渐渐等候机会。

赵顼听到石越侃侃而谈,一条条列举青苗法的弊端,听到惨淡变容,叹道:“若青苗法真是如此,实扰民之法矣。平心而论,各种奸滑之事,实不能免。卿又有何良策能够除此弊政?”

年青的天子听到石越开口说出如许的话来,不管如何也想不出石越会有甚么体例,莫非他会变钱?

“有这等事,朕如何不知?”赵顼被石越说得胡涂了。

年青的天子听石越说完,不由击掌叫绝。

不料天子在此时俄然召见他。算起来和这个年青的天子,也有好多天没有见面了,石越能够感遭到天子更加蕉萃。

“朕也始终觉得卿言有理。然王安石忠贞无能,必不欺朕,且青苗法于国很无益,岁入能增4、五百万贯,有人等闲要废青苗法,也是出于成见,朕终不能因为一些没出处的来由而拔除青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