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无声的证词 - 序

[第1页/共2页]

这首诗是我写在“法医秦明”系列第一部《尸语者》之前的收场白。龙年除夕之夜,当我以写侦案日记的心态开端动笔时,我并没有想到《尸语者》能够出版成书,更没有想到这本书还能有幸跻身脱销书的行列。在这里,我要向我统统的读者表示谢意,因为你们,我才完成了我最后的欲望,让更多的人体味了法医的实在糊口,也恰是有了你们的鼓励和催促,我才有了将“法医秦明”这个系列持续写下去的最强大的动力。感谢你们!

最后还是忍不住分享一个风趣的段子。有位还在上高中的女孩子在上课时偷看《尸语者》,被教员无情地充公了,过了两天,教员板着脸过来找她,训了一通以后问道:“阿谁……那本书另有续集吗?”哈哈,你看老秦我也是用专业时候写的书,你们可别在上课上班的时候看书哦――不过现在,你能够理直气壮地奉告教员:“法医秦明”系列第二部《无声的证词》,来啦!

“万劫不复有鬼手,承平人间存佛心。抽丝剥笋解尸语,明察秋毫洗冤情。”

还真没有,即便是上学那会儿也没有惊骇过。参与侦破了三四百起命案,见证了不计其数的非普通灭亡,面对尸身的时候,与其说是惊骇,不如说更多的是难过。干这行,就像是过坎儿,偶然候难以接受的不是现场有多血腥多腐臭,而是生命的脆弱和人道的庞大就这么赤裸裸地摊在你的面前――说实话,我也不晓得另有多少坎儿要过,只能不竭地熬炼强大本身的内心吧。

2013年2月9日

当然,也有很多人问过《尸语者》中案件的实在性,固然我会一如既往地对峙“以实在案例为底本”的创作原则,但是还是要重申:“法医秦明”系列中每起案件的详细情节均系假造,人名、地名都是化名,如有近似,实属偶合,切勿对号入坐(特别是别把实在糊口中的我和书里的法医秦明画上等号哦)。小说的创作必定不成能照搬实际的案例,所谓的实在,是书中触及的法医专业知识的实在,是每一个推理逻辑细节的实在,是作为“尸语者”的法医们当真办案的态度与聪明的实在。

秦明

《尸语者》出版以后,我收到了很多读者的邮件,很多人都很猎奇,我每天面对那么多尸身,会惊骇吗?

当然读者的来信也会有让人莞尔而笑的欣喜。有次翻开微信,收到一段稚嫩的童声留言,本来是某位读者让他八岁的小女儿亲身催稿来了。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表达了对《尸语者》的喜好,这特别的鼓励让我又是高兴又是打动,没错,《无声的证词》的进度都是你们催出来的呀(笑)。

为了让“法医秦明”系列更加有料和出色,我一边抓紧专业时候拜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