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无敌小昏君 - 第2章 科举制的开端

第2章 科举制的开端[第1页/共3页]

下朝以后,赵启本不筹算留陈玄默等人参议朝堂上的事情,不过他和荀绾却主动求见。

当日他向赵启提出九品官人制,最后赵启却向他提出了科举制。

当时赵启的做法实在是相称伤害的,因为九品官人制和科举制截然分歧,前者重心仍活着家,但后者已是赤裸裸的从官僚世家手中篡夺权力。

桓浩踌躇半晌才附议。

桓浩眸子转动,思考瞬息后问道:“陛下的意义是,下次朝会还要再议?”

两人再次对视,由陈玄默起家解释。

但现在看来,在胡廣的眼中,君毕竟是弱于师的。

韦一行点了点头道:“陛下尚且年幼,国度亦处于茁壮之时,岂能专重视年齿较大之人,何况为国量才,又怎能有偏私。”

便道:“陛下,老奴看柴武还不清楚本身是如何位列九卿的,他竟敢在朝堂上公开违背陛下,不如将其尽早除之。”

韦一行看到赵启脸上闪过一丝异色,心中发笑,他何尝看不出,赵启此前以刘然荀绾接踵提出官员考核,鼎新察举除了摸索他的态度,更多的就是为了公布招贤令吧。

桓浩不一样,他是寺人,没有世家可言,又是唯二辅政大臣。

这也是为甚么赵启将许渭屏退而召桓浩的启事。

桓浩觉得赵启是因为朝堂上被韦一行和柴党新头领柴武联手之下,最后所定的三个决定都被韦一行反对有所不甘,

陈玄默和荀绾已来过几次,早已风俗小天子这恩宠之举,躬身谢恩。

只是赵启从陈玄默所表达的观点中看出,他本人虽出身世家,但并不固执于将权益留活着家,不然他当时也不会说现现在的察举制已被官僚世家所把持。

故而他听完后,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久久后才说道:“两位大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非也,”

“毕竟,”赵启声音垂垂拔高,“年纪越大的人经历更加丰富,亦更加慎重。”

赵启抬手表示他坐下,说道:“柴武的确有些不识汲引,不过朕召见侯爷并非为了柴武,而是荀大人在朝堂上所提改革察举之制。”

尚书令荀绾大怒道:“相国,陛下既然提出此议,我等身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你作此决定,是想目无君上吗?”

赵启此次也没辩驳,说道:“还是太傅思虑全面。”

太常作为九卿之首,兼管文明教谕,也统辖博士和太学,且孟鸿被誉为建安三君子,若论才学,就是韦一行本身也不敢说能胜之。

孟鸿却没有出列,而是看向了韦一行。

刘然当即出列说道:“陛下贤明,昔日夏之高祖凭此便收成贾、张等名臣,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臣等觉得可行。”

但赵启接下来的态度却让他一时含混了,“嗯,孟卿若能作为此次招贤初审之人,朕也放心,不过朕还是但愿能从年事稍大些的人中择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