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无敌透视 - 第29章 木刻楞里的仙女

第29章 木刻楞里的仙女[第1页/共2页]

口儿村的人说没传闻过,老太太也说没传闻过,他们可都是伯岭这处所住了一辈子人了。他们都不晓得,我到哪儿去找呀?井建民内心焦炙。

“唉,”老太太又叹了口气,“但是,我孙女还没出嫁,我闭上眼睛也不放心。我等着我孙女哪天找个好人家嫁了,生儿育女,我死也放心了。”

屋里分开里外间,外屋做饭,里屋睡觉。屋里也没有甚么过量的安排,两个大瓮,两把椅子,一张高脚桌,一面镜子,桌子上放着一台老式电子管收音机,灶台上放摆着几个锅,灶台旁立着碗柜。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墙上贴着几张当红明星大头像,上面印着卖农药和化肥的告白。

说到这,她有些伤感:“孙女本年十八了,之前这伯岭里有个小学,她念到六年级。上初中时,要到镇上留宿,她怕我一小我在山上没法糊口,就没去上学,陪我在这里。唉,我老了老了,把孙女也迟误了。我现在就盼着快点死,我死了,孙女也就没有我这个老承担了,便能够去山外糊口了。”

井建民见过美女,但没见过如此清纯美好的少女。她是那种没法详细地描述,只能用一个美字来概括的美女。

他喊:“有人没有?有人没有?”

老太太说话非常直,不藏着躲着,和她谈天,真是件痛快事。井建民问她之前的事,她说,她18岁时,从山外嫁到了伯岭一户有钱人家,当了地主太太。东北民主联军来这里后,她丈夫去了北平,厥后49年去了台湾,再也没寄一封信来。她儿子和儿媳妇前几年接踵归天,留下她和孙女孙平,当局动员她下山去住,在口儿村给盖个房,但她住大山里风俗了,不想去。

“我没来过,只听爷爷说在白玉砬子四周。”

“你从那里来的?”她搬个小板凳,坐在当屋,一边敲松籽,一边聊着。

“奶奶,”孙平允在灶台前烧火,转头嗔道,“你说些甚么乱儿八糟地。”

“那就快出去吧。”她说着,指着井建民,对狗喊了一声,那儿便不再冲井建民吠,友爱地走上前,在井建民的腿上嗅了嗅,摇着尾巴走了。

小屋是那种东北叫做“木刻楞”的屋子,就是用大圆木一根根地码起来,中间用榫子连着。屋顶是铺着青石板,为夏天防热,再搭上厚厚一层柳条帘子。

“白玉砬子?没有。”

“必定有,我爷爷说得非常清楚。就在伯岭的南岭这边。”

“奶奶,”孙平过来,搂住奶奶的头,“奶奶死,奶奶能活10岁。你看你腰不腰、发不白,吃得比我还多。我陪着奶奶,就是出退了,我也带着奶奶一起过。”

说话的口气就像碰到了老熟人,让井建民感到很轻松。

大门“吱呀”一声翻开,月光下,一个十7、八岁的少女站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