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知将死 - 十二、群贤毕集(五)

十二、群贤毕集(五)[第2页/共3页]

“没有……”世人整齐不齐地答复道。

说实话,下联确切很好对,――如果韩国仁不说出“王昌龄”的话。

欢迎泛博书友光临浏览,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是可忍,孰不成忍?

“另有一个姓周必定没跑!”

因为幸运逃过一劫,周元通大喜过望,盯着韩国仁大呼道:“既然没有贰言,那就喝水吧!”

乔知之嘉许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小友对《清史稿-艺文志》很熟,在青少年一代中非常可贵!老夫也是读高邮二王的著作,见过王引之写的《董增龄<国语公理>序》才晓得有这么小我的。没想到竟然殊途同归。看来你把时候都花在看书上了,字写得低劣点也能够了解。嗯,那就改成9分吧!”

“确切,从词性上来讲‘逡’、‘适’都是动词,并且意义附近;‘东郭’、‘南宫’两个又都是复姓,二者差未几一样,为甚么得分有差别呢?启事很简朴,‘东郭逡’是兔子的名字,此中隐含着‘兔’,与上联的‘豹’相对,以是能得这1分。另有疑义么?”

韩国仁咬着牙一口气喝完杯中茶水,霍然站起家来:“上面由我出题。我的题目很简朴,‘毛延寿’,就是阿谁用心把王昭君画丑的汉朝画师,下联应当很好对吧?比如唐朝墨客‘王昌龄’甚么的,的确信手拈来。想来在坐诸位有更妥当的答案,上面就请大师各倾潘江陆海!”

“……如许也行?”江水源目瞪口呆。

固然集会室内沉寂无声,但江水源清楚闻声全场几近统统人的喉结都艰巨地吞咽了几下,然后内心异口同声爆出一句清脆的“操”!江水源也想骂人,不过脑袋里顿时想起一小我名,为了制止被别人捷足先登,从速写好交到办事员手里,这才抽暇转过甚看周元通有没有答好。

又是一分钟。

这回轮到乔知之点评。他板着脸慢条斯理说道:“淮安府‘董增龄’可得8分,嗯,字确切太丑,的确不堪入目!徐州府‘周永年’可得6分,常州府‘屈同仙’、太仓州‘杨思玄’可得3分,其他府州均为0分。可有贰言?”

乔知之转头望向江水源:“你该如何答复?”

“‘东郭逡’。也不知两位评委会不会法外施恩。”周元通边揉肚子,边望着桌子上满满一大杯水悄悄忧愁,“你呢?”

周元通一边揉肚子一边苦笑道:“如果上午没跟江老弟玩那局游戏,那应当确切没跑。现在嘛,就要看我肚子答不承诺了!”

因为一提到“毛延寿”,大师自但是然就会想到“王昌龄”这个的对(的对,贴切的对句)。就算大师都想到一块儿有得一半分数的伤害,起码汗青上另有“张昌龄”、“何昌龄”之类的人名供世人挑选,不愁拿不到高分。谁知韩国仁那孙子竟然先报出一个“王昌龄”来,你再换个姓来答复就成了照葫芦画瓢,天然得不到评委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