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们的痛苦和希望(财经郎眼01) - 第11章 油价上涨的背后(2)

第11章 油价上涨的背后(2)[第1页/共5页]

王牧笛:并且我重视到,美国的街道上跑的满是那种高油耗、大排宇量的车,欧洲那边能够跑得更多的是两箱的、小排宇量的车。

郎咸平:而不是你马路宽不宽的题目,我们目前有这个思惟误区。我感觉在交通办理方面多跟中国香港学习,多跟新加坡学习,能够在这么车多的环境之下,降落大师的利用量,便能够节流很多能源,减少我们对石油的依存度,同时大力生长轨道体系,这个目前我们也正在做。

郎咸平:这个事情很较着啦,这类大宗物质,包含石油、钢材、有色金属的题目,我信赖是当局的短期政策,乃至说是短视政策形成的一种混乱征象。

郎咸平:确切中国利用大排量车的也很多,是不是有点像美国了?

王牧笛:并且它门路也不是很宽。

王牧笛:并且大师另有一个不睬解就是,你看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大的把持公司,一面叫喊说亏损,哭着向国度发改委要钱,客岁给了多少――660亿元的补助;而这面又成为职工报酬最好、年关奖发得最多、效益最好的公司。

郎咸平:实在不是缺油,是我们这个财产政策有题目,才形成缺油征象。我们大量用车,你看有个数据:我们入口原油很大一部分是用给――就是我们汽车消耗。

王牧笛:刚才说国际的原油代价不能用经济规律解释,海内成品油代价仿佛也挺难用经济规律解释的。

石柏军:题目就在这个处所,它亏了还是要统统的汽油消耗者来承担,我们来承担,因为它的本钱、它的运营状况我们不晓得,信息不对称。

郎咸平:这都是有家庭服从的,实际他们根基上是以铁路体系为主。

石柏军:此次我们去欧洲,我感受那边全部都会打算就是精打细算的。它们那边都会的扶植都是以火车站为中间的,统统的车都颠末那边,大众交通非常便当。

石柏军:他固然吃不消,相对我们来讲还是好很多。他一个月大抵就是几百块钱的油费,而我们现在人为1000多,养个车最低要1000多,按比例来讲不同很大的。

郎咸平:汽车是能够但是石油就不可,因为真正节制石油代价的并不是我们的中石油,也不是我们的民营企业,而是我们方才讲的华尔街跟美国当局,以是民营企业也好,中石油也好,只是调剂代价的体例能够会有不同。

石柏军:偶然候说另有40年、50年,一会儿又发明了一个新的油田,又今后推了10年、20年,现在说干枯能够还比较早。

郎咸平:以是欧洲就不一样,就不能遵循美国的糊口体例,但题目是我们很多财产政策就是以美国为主导,比如说建高速公路、大量利用汽车,这都是有题目的。

王牧笛:你看汗青会感觉很哀思,15%的西方人丁用了85%的天下能源,生长他们的当代化,生长胜利今后反过来限定我们用油,一说中国用油了,就会说我们净化环境,对天下能源安然形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