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三章 玉鼎

第三章 玉鼎[第1页/共3页]

蔡鸿鸣走到一块暴露空中的番薯前,蹲下身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块巴掌大的番薯就暴露土面。挖出来一看,有两斤摆布。为了这些番薯,从开春他就开端浇水施肥,到现在总算有所收成。

他不敢信赖面前发明的统统,赶紧拿着玉鼎到阴暗角落去。

[[[/chapters/20149/29/3299788635475895021123750199706.jpg]]]祁连村后山上有一处早已荒废的道观。

心中猎奇,他就拿起锄头往下挖去,不一会儿,就从上面挖起一个四方形的木盒来。

想了下,无解,就将内里的水往内里番薯地泼去,然后拿纸巾将玉鼎仔细心细的擦了一遍才放回盒中,筹算找个处所埋起来。这东西决不能透露在人面前,要不然就是个肇事本源。前人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是没有事理的。

挖了差未几一袋番薯,蔡鸿鸣就去屋里找来袋子把大番薯装起来,留下一些小的筹办贡番薯。

咦!

前年为了便利,他在道观原有的地基上盖了一间板屋放工具,偶尔会在这边睡。在这里,早晨看着漫天星斗,吹着习习清风,让人有一种说不清的称心。

俄然,他发明玉鼎内竟然有一洼如月色般浩洁莹亮的水。

水井内里有水,水质甜美,长年不息。厥后村里缺水,他就用水管将水接到村里,要用的时候就用抽水机抽,省去了每到枯水时节他就要从镇上向村里运水的来回驰驱之苦。

方才把玉鼎放回木盒,蓦地,他发明玉鼎竟然在暗黑中收回一道亮光,这下可惊呆了他的钛金狗眼。

从这句话中能够看到本地人对土豆的爱好,可惜他不喜好,就特地让人从闽南那边邮来最喜好的番薯种在这,颠末几年时候辛苦耕耘,种出来的番薯让他吃一年都有剩。

贡番薯起首要搭一个小土窑,接着用柴火将土窑烧得通红,然后把上面的土块取下来把番薯扔出来,再把烧红的土窑推倒盖在番薯上面敲碎,最后再在内里盖上一层土让热气不散出来就行了。贡番薯主如果用烧红的土和内里的柴火灰烬将内里的番薯焖熟,如许贡出来的番薯特别甜特别好吃,充满童真童趣,是带小火伴一起玩最好的游戏,蔡鸿鸣在闽南故乡没少干过这事。

来到番薯地,看着一畦畦整齐的番薯,蔡鸿鸣心中满满的都是高傲感。

发明水井后,他就在道观前面开了一块地种东西,主如果种番薯。

至于把玉鼎带回家的设法,他向来没有想过。

现在已然入秋,气候转冷,番薯叶逐步枯黄,能够瞥见枯黄的叶子上面一个个肥大的番薯撑破泥土,挺出空中。

发了,大发了。

之前外埠人常常调侃本地人一句话“农家待客有三宝,土豆烤、土豆炒、土豆汤喝得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