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红警在晚清 - 第124章:爱国武将真多啊!(下)

第124章:爱国武将真多啊!(下)[第1页/共3页]

“何富啊!不美意义,我路途悠远来的迟,还请你包涵啊!”人未到,声音反而先到。

何富身边的孙福小声道:“他就是黑旗军首级刘永福!”

刘永福满怀“为越南平寇,为故国屏边”的弘愿,于5月6日带领黑旗军3000人挺进河内,阐扬近战、夜战的上风,诱敌深切,使法兵腹背受敌,堕入重围。这一仗打死李威利及以下军官30多名,打死法兵200多名,夺得军器弹药无数。

1873年11月20日,法国当局派安邺带兵180名和两艘炮舰俄然轰击河内。刘永福见义勇为,挺身抗暴,亲身率军2000人,翻越宣光大岭,日夜兼程,南下抗法。

而红警大兵们,只要戋戋九千人。MG/08式重机枪二千挺、轻机枪四千挺,火炮有五百五门。红警大兵的上风是,只要何富有充足的白银,他们就有源源不竭的红警大兵。

“刘永福?”何富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获得了“诱斩安邺,覆其全军”的罗池大捷。法军被迫退出河内。这是刘永福保卫国疆,援助盟国抗法的初次军功。

“明天凌晨二点,我筹算建议第一次打击。二少爷、三少爷你们感觉如何样?”何猛迷惑道。

他们的火炮数量,估计在一千门摆布。重机枪数量起码有六百多挺,阵地范围周遭十千米。战壕上充满着铁丝网、地雷阵地。

“你就是张孝准?和蔡锷、蒋百里,在日本号称最强三人组?”何富迷惑道。

张孝准返国后,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幕,又由徐保送,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4年,除精通日语外,还懂德语、英语,在当时留门生中颇未几见。

蒲月尾,二百门火炮,已经运输到河内红警大兵的虎帐中。而此时,红警大兵批示部中,何猛、埃尔、威廉詹姆斯、何德等将领们,正在停止会商。

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三十年毕业时,与蒋方震、蔡锷同列前三名。次年在东京插手T盟会。

另有一些小人物,何富也懒得说。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人物的呈现,让何富感受爱国将领还真不是普通多。

1883年法国国会任命李威利为总司令,带领法军2000人前后攻占河内和南定。接着又分兵进犯越南都城顺化及北宁、山西。

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郊野罗池与法军开战,击毙了法国主将安邺这个不成一世的战役狂人,其部下百余人也成了黑旗军刀下鬼。

张孝准(1881年~1925年)字闰农(也作韵农),号运隆,生于长沙县沙坪乡赖家屋场人。中华民国人物。父植之,曾任岳阳邮政局长,小有田产。

唐景崧内渡后,同年6月刘永福被公推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但他三拒总统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持续带领台湾公众抗日。1917年1月病卒于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