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魏野仙踪 - 第353章 ·寒风走马出咸阳(一)

第353章 ·寒风走马出咸阳(一)[第1页/共3页]

听着这杀气腾腾的军令,李大熊悄悄咽了咽唾沫,躬身下拜:“谨受命!”

现在,在时人眼中,这位并州刺史固然位高权重,但比起他那三位号称三明的前辈是远远不如,兼之是武夫出身,不似三明那样另有博通经学的大儒身份,不免就更看轻了些。

“下官等恭迎天使!”

司马铃提着果篮,在一旁望了望,目送着李大熊退走,方才向魏野说道:“叔叔,你这但是要和凉州的豪强翻脸的节拍么?”

可在孔璋眼里,甚么张奂、段颎,乃至连同这位并州刺史的老下属、皇甫规之侄皇甫嵩都算上,又有哪个及得上这位董公?

……

头戴进贤冠,腰悬黑绶,身为比千石的谒者仆射,孔璋这位新奇出炉的朝贵,倒是比某位不脱成本行气质的谏议大夫显得雍允很多。他手持节杖,一步一摇,正将洛阳子的娴雅气度做到了十成十,更不忘向着来驱逐他的河东文武官员们微微含笑,点头表示。

董叔颖大名董旻,官拜中散大夫,也只是光禄勋里一个清贵无职的闲官罢了。但是他的兄长倒是名声颇著,不由得孔璋不正视。

仙方士将手一指东面:“传令下去,向番和境内各处豪强村寨、庄院、坞堡传知,叛军将至,要他们各自谨守流派。非论是向叛军犒赏酒食还是捐输粮草,只要能保全他们一家长幼性命,都随他们去做,今后安定羌乱,本官也一概不究他们通敌罪名。但是本官要各处堡寨皆按户出民壮来县城应募。倘有不从本官军令者,你晓得该如何办!”

这话说得就不免有折节招纳意味,更让人侧目了些。但是孔璋这位持节大臣,倒是涓滴不在乎这个,拉着胡轸的手,就这么谈笑晏晏地一道行来。还是胡轸本身晓得短长,侧着身子将这位持节大臣让了畴昔。

魏野低笑不语,只将司马铃手中青杏接过,放在嘴边一咬:“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等着瞧好就是——好酸!”

说到这里,魏野也是微微感慨:“来了凉州这段光阴,我也看出来了,所谓凉州豪强,成色比起关中那些假惺惺挂着个诗礼传家名义的世家大族还更加不如。这些人祖上固然是军功起家,可现在几代家业传承下去,不过就是些只知一家一姓之利的守户犬罢了。我如果向他们要赋税,这些人慑于我手中这杆节杖,另有支应一二的能够,可如果问他们要民壮,这才是凉州豪强安身的底子。我想要动了他们的根底,只怕他们巴不得给羌军带路,先让我这个谏议大夫与羌军战一个两败俱伤才是。”

桓灵年间以武事而得高位者不过寥寥数人,大半都是出身西凉豪族。名声最著者,无过太尉段颎、度辽将军张奂、护羌校尉皇甫规这三位,京中号为凉州三明。自从段颎因连累进阉党与党人斗争他杀,张奂去官归乡,而皇甫规病逝任上以后,现在的西凉武人中,最具号令力的魁首人物,便是董旻之兄,现任的并州刺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