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味结同心 - 第一百零七章 灶前灶后(三)

第一百零七章 灶前灶后(三)[第1页/共3页]

不得不说,崇塘,不愧是崇塘!157

三秋在一旁听得细心,又在内心默算了回账,柴每担一钱三分,炭每担四钱五分,再加脚价同佣金……有些咋舌,这那里是过日子,清楚就是过铜子儿啊!

颖娘笑了起来,拍了拍她的小脸:“如果哥哥们都喜好小猫咪咪的话,等翻过年来,姐姐就给你买养一只。”

阿芒多看了眼睛发亮的丫头一眼,不明以是,又去看颖娘:“你来写行吗?”

正如祖父所说的那样,崇塘真是文风昌隆之地。

说完对视了一眼,不待哭笑不得的阿芒说些甚的,已是背着背篓出门了。

正说着话儿的工夫,就有一肩扛了一杆大秤,一手提了个大秤砣的中年男人,挺着胸凸着肚,领着一溜推着柴车的伴计赶了过来。

果娘不住地点头,围着颖娘团团地转:“果儿要小花猫,不叫它抓老鼠,果儿给它猫儿鱼吃……”

阿芒找颖娘给丫头拿了银子,内心头却仍旧有些不放心,还真是有些担忧他们半道上起争论,哪知丫头同范老二看着他脸上的踌躇,已是异口同声隧道:“放心,我不会同他普通见地的。”

丫头就有些迷惑地看了他一眼,颖娘有些脸红,把吹干了的采买票据交给范老二,想了想,又叮咛了一句:“别忘了货比三家。”

眨眼的工夫,丫头就兴兜兜地借了一副笔砚返来了。

阿芒笑道:“我也是如许说的,可那柴经济一听我在四喜巷住,就道我们家的杂物间只能堆千把斤柴火,以是先给我们送一千斤来,再给我们送两百斤柴炭,就充足我们过冬的了。我想着舒司堂说那家牙行一向承接保婴堂的柴炭,想来也不至于框我,就应了下来……”

丫头鼻子里哼出一声来,天然不会胆怯:“去就去!”

摩挲着灶头,颖娘看着果娘叽叽咕咕地指着灶前用来烘烤鞋袜的“煨猫洞”,又仰起小脸指一指房梁:“果儿要养只小猫咪咪。”

阿芒站在门口,看了看带了糖果归还笔砚的丫头,又看了看慢悠悠地踱着步子等候丫头的范老二,总算微微松了一口气。

新家的这间厨房比颖娘打小待过的作坊要小的多的多,却比观风院中的厨房要大很多的多,即便墙角砌成半月形的两眼土灶已经占有了厨房的三分之一,可新崭崭的竹碗柜、墙角蹲守着的与土灶对视的大水缸,门旁倚着的不灰木做的白泥炉子,还是俱全,并不逼仄,并且便利顺手。

颖娘俱都笑着应好,带着果娘将他们手头各色材质的锅碗瓢盆分门别类,有些光荣,当天范老二的那一摔,除了碎了两只土陶碗以外,其他炊具竟然俱都还算无缺,都还能用,倒是省了一大笔开消了。

议价、订价、过秤、付钱、收钱,眼看着那几个伴计一抛一递,半盅茶的工夫就把杂物间给堆满了,本事同再兴的眸子子都快掉到地上了,直到阿芒送走柴经济,听到关门的动静,二人方才回过神来,再兴歪着脑袋,不晓得在想些甚的,本事叹了一口气,眼底倒是说不出的镇静同神驰:“到底是崇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