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 第7章 利比亚:国际政治大戏台(2)

第7章 利比亚:国际政治大戏台(2)[第1页/共3页]

王牧笛:奥巴马是拿了一个诺贝尔战役奖,莫非真的因为揣着诺贝尔战役奖就不敢出兵了吗?

郎咸平:对。

邱震海:这是认识形状。

邱震海:另有一个美国。

邱震海:它还招手说再见,你们去吧。

王牧笛:以是说为甚么不能简朴地把它说成石油战役,就是这个启事。

王牧笛:但是不管如何说,非洲跟阿富汗、伊拉克还不太一样,因为美国在那边吃过大亏,之前另有过“黑鹰”坠落。

王牧笛:被利比亚称为“巨大的人造河道”。

王牧笛:刚才传授举的伊拉克的例子就申明,汗青的经历也奉告我们,这些败北国的石油统统权、开采权和出口量都是很难节制的。

郎咸平:对,一个所谓的“人权卫士”在碰到这类好处的时候,顿时能够转向,顿时能够变脸。比如说它为甚么不肯意出兵?请你想一想,美国打伊拉克,大师都以为是为了石油。但是你晓得2009年以后伊拉克的油田如何样?它公开竞价,重新招标。最后你发明是中石油拿到了最大的项目,为甚么呢?因为伊拉克当局开出了非常刻薄的前提,只要中石油玩得起。当然,中石油也没捡到甚么便宜。你看,美国支出这么多代价,花这么多款项,另有这么多职员的伤亡,打下伊拉克以后发明不能弥补它的丧失。那德国人就想了,我有这么严峻的好处在内里了,万一像伊拉克一样呈现重新洗牌的话,我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好处一去不转头了?以是德国人在考虑好处的时候,我发明它畴昔在国际上每天喊的人权消逝得无踪了,变成一个好处的寻求者,纯粹逐利的行动。

美国“脆弱”了?

郎咸平:利比亚是德国第三大石油入口国,德国消耗的原油中大抵11%来自利比亚,并且德国的几个至公司在内里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比如说德国的巴斯夫,就节制着利比亚最大的油田;另有一个德国的修建企业Bilfinger Berger,几近独揽了利比亚的高速公路工程跟天然气项目。更可骇的是西门子,它在利比亚搞了一个传闻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供水工程。

邱震海:我感觉偶然候某种程度也是人道,人道常常很难超出本身的好处,当本身的好处摆在面前的时候,你就不必然能像“旁观者清”那样清楚了。“旁观者清”很轻易做到,但要做到“当局者清”是很难的。以是德国一方面跟利比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一方面又有很多认识形状上的东西,德国人是非常天真浪漫的,他以为人权是好的,独立、自主是好的,但是他很难去为你设身处地想,一个东方国度处于目前环境下应当如何样?

邱震海:传授耐久在美国糊口,应当对美国的mentality(心态)比较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