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 第15章 房价,轻度下跌?(1)

第15章 房价,轻度下跌?(1)[第1页/共5页]

郎咸平:最主如果因为万科2009年犯了一个弊端,它没买充足的地。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之,开端买。另有招商地产,客岁只买了13亿的地,本年买了108亿。

郎咸平:以是更能够的征象是大吃小、强吃弱,这是必然的。我们方才讲很多地产公司开端有次序地退出。它把项目都卖给大地产公司,如许不但本身不会停业,不必贬价求售,还能确保银行的债务。以是说2011年上半年地产的收买兼并是56起,是客岁的一倍。这个也避开了你方才所提出的银行信贷危急的题目。

郎咸平:你晓得为甚么吗?我给大师做一个实际阐发。我们做学者的程度有限,搞的根基都是逻辑阐发。但我们地产有逻辑吗?以是说任何详细瞻望都是傻的,不会准的。

李银:把持。

郎咸平:你看现在买地的根基都是大地产商。我很担忧这类有次序的退出会重蹈香港的复辙,最后就剩四大天王。

郎咸平:那为甚么周边地区开端下跌呢?我们颠末研讨发明一个非常独特的征象,就是中小型地产商在有次序地退出。我们就以大龙地产为例,它是个上市公司,它就把手里最好的项目――王府井西部会馆以8.2亿元的代价卖给其他开辟商了,而不是贱价兜售。除此以外,另有很多上市公司把本身的房地财产务卖掉了,包含上海大江、金发科技、建发股分等等,都在有序地退出房地产行业。退出以后干吗去了?很多企业,包含鼎立股分、大连控股、华茂股分等二十多家地产公司都去做矿业了。有序退出都卖给谁了呢?卖给大地产商,比如说万科。万科在2010年上半年就收买了10个项目,此中最大的一宗买卖是广州万科以31亿元收买了广州市番禺向信地产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了新光都会花圃项目。那我再叨教你,中小地产商把项目卖给大地产商后有次序退出,那大地产商拿到项目以后有没有能够贬价?它扛得住,它又不是没钱。以是到最后有次序退出的成果,是大地产商的地盘越来越大,是以它扛的才气越来越大,要它贬价不是不成能,但是相对而言很难。

王牧笛:“十一”一过,又是聊房地产的时候了。以是明天我们跟穿戴豹纹的郎传授一起来聊聊“房事”。行业内有一句话,9、十月份叫房地产的“金九银十”。但是本年不一样了,“金九”不再,“银十”难续,现在媒体人称“冷九寒十”。拿深圳来讲,方才畴昔的这个黄金周,前三天全市只成交17套屋子。

郎咸平:不让人家买屋子,人家如何成交呢?

王牧笛:现在的环境是,一些小的地产商在火上烤,不可了它就走。大地产商的日子实在也不好过,比如说绿城,绿城也出了一些题目,绿城的董事长宋卫平比来就明白地跟媒体表态说,绿城分三步走,如果前两步都不见效的话,我就直接将代价降到最低,清仓大甩卖,屋子卖完以后,我绿城再也不做房地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