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望族权后 - 第1137章 逼宫

第1137章 逼宫[第1页/共3页]

奇桑赶紧宣见,先是听报一件喜信,河南尹李辰翁承诺弛禁互市,虽则并未向突厥示以臣服,但是第一步既已达成,那么接下来便有望施以威胁利诱,压服李辰翁里应外合。

本日,是养晦以久的崔、薛二族抢先率举,柳、王、李、萧、袁、韦六家后辈紧跟厥后,在后是贺湛等实在已经挂冠请辞的士官阶层,京兆十望,独缺谢、卢二族。

突厥汗王若视我等为亡国之奴,那么又何需我等臣服,我等引颈待戮便是,就用我们的鲜血,记念社稷将亡,就用我们的性命,激起更多的臣民同仇敌忾吧,我们的骸骨堆积在大明宫外,我们的亡灵也会为突厥唱响挽歌。

谢莹赞成道:“宇文君所言甚是,妾亦请谏汗王三思。”

雄河明显也听闻了局势,不满道:“关我何事,这清楚吐蕃部将张狂,才惹发事端!叩玉与西妩,是见那女子尚未成年,光天白日下被人欺侮奸暴,心胸不忍,这才好言劝止,兄长要拿她二人顶罪,也得看周臣诸贵是否佩服。”

“现在汗王大业不决,利弊多不能分身,故而才要慎重决定,单增阿旺等部将不遵王令,实乃罪有应得,吐蕃赞普倘若为此便损毁盟约,断非一心与汗王同途并进,既有异心,分歧在所不免,汗王现在该当考虑是,中原臣民与吐蕃一国,孰轻孰重。”宇文盛再劝。

丹凤门外,公卿士官身着朝服,席地而坐,却沉寂无声。

丹凤门外,这场堆积世族士官静坐请愿的情境,实在并非史无独一。

以是他也赶来了丹凤门,带着京兆卢的后辈,他们身着丧服,他们先是跪在八望面前,恩去世人高义,然后一样寂静着,等候凶犯或者人头落地,或者自刎于宫门之前,保护大周臣民,最后的庄严。

荣国公晓得错不在长媳,错在他这家主的傲慢无知,并脆弱无能。

而这时,谢莹已经陈述结束她的建议,阿史那奇桑正在诏见弟弟雄河,明显他并不以为单增阿旺的人头这么轻易砍下,他这时不得不顾忌与吐蕃之间的联盟,尚在但愿,能够大事化小。

但眼下卢铿佳耦,以及卢媛姐妹光天化日之下蒙受蛮狄辱杀,没有人以为这是他们的罪有应得,屈辱也不但仅限于京兆卢一门,这是统统大周臣民共同的屈辱,而到这时,八望与士官也总算听闻了吐蕃部将在外郭、西城的禽兽行动,为了不让更多的女子遭受辱杀,为了替抱恨而亡,抑或那些固然饶幸生还,却饱受欺侮的女子讨回公道,他们也必须铤身而出。

他目睹儿媳孙氏痛哭着昏迷,他闻声他的长媳姜氏不无自责:“都怪我,都怪我未能劝止。”

不过八望以及士官当然没那么轻易获得安抚,仍然静坐不退,这下奇桑就更加坐蜡了,而让他肝火万丈的是,单增阿旺不但不知悔过,竟然因为央金的通风报讯,调集部下前去丹凤门,企图将请愿之周臣当场斩杀,血洗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