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童养媳的春天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礼成

第一百六十八章 礼成[第1页/共3页]

“你一次给我两个,我倒两瓢给你岂不是刚好?”宝哥儿抱怨道。

宝哥儿却把酒背到了背后,“红包!”

瑞哥儿笑眯眯地捧了杯红糖水过来,“姐姐嫂子,喝糖水,喝了糖水嘴甜如蜜。”

“菁菁,你多用点菜,这些都是娘特地叮咛了厨房照你的口味做的。”

“四弟,别喝完了,还要和菁菁换呢。”赵嫣然提示道。

她戴着红宝石的头面,穿戴大红嫁衣,杏眼桃腮,朱唇皓齿,双瞳剪水;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绿波,美极了。

这些菜满是刘永安的侄儿侄女们端出去的,都是些没超越十二岁的孩子,王菁按例一一给了红包。

堂嫂们全都笑了起来,“哟,看看四郎,‘媳妇娶进房,媒人抛过墙’。”

刘永安笑道:“万一我先给他,他不倒我岂不是还要给?”

一个是刘永辉的儿子,一个是刘永平的闺女,都是两岁多的模样,在床上到处趴着找红枣。

廖氏扶着王菁在婚床上坐了,又表示刘永安坐了王菁中间,让他的左衣衿压着王菁的右衣衿,再替他们把帐子拉上,将两人闷在内里,表已经同床共宿。然后,开端往帐里撒红枣、花生、桂圆、栗子,一边撒一边唱,“撒帐东,花开繁华朵朵红。撒帐南,早生贵子中状元……”

刘永安这才对劲洋洋地将余下的一口换给了王菁。

新人面前还放上两碗面条,这个叫长生面。

刘永安滚帐之前就被人叫走了,堂嫂们也很有眼色的告别。

依本地民风,嫂子们是能够毫无顾忌地和小叔开打趣的,廖氏听了这话,倒也不恼,笑着替他打圆场,“你们四婶早在外间给我安排好上席了。”她说的是张氏,这一天媒人确切是要坐上席的。

廖氏在中间唱祝贺词:“良缘夙缔,良伴天成,宜家宜室,同德同心,鸳鸯比翼,鸾凤和鸣。”

花轿绕过大半个濠州城,颠末三座桥,终究到了刘家门前,却没有进门,直接在大门口停了下来。

盖头揭开,新娘子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接着刘永平的媳妇带着赵嫣然等一干子妯娌出去,请新人坐了上首。

本地民风如此,让小孩给新娘送东西,讨红包,也有讨吉利、凑热烈的意义。

廖氏则唱道:“东边酒也香,西边酒也甜。两人饮一瓢,到老不相嫌。”

新房里完整温馨下来。(未完待续。)

王菁原觉得是黄酒,入喉才晓得是汾酒,她只喝了一口便不肯再喝,刘永安倒是心对劲足地一口气干得见了底。

刘永平家的道:“那是陪他儿子。你没传闻三十的妇人豆腐渣,他想陪我才怪了。”仿佛丈夫也算不错,但比起刘永安倒是天壤之别了。不过这会儿却不是抱怨的时候,她很识相地闭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