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珍玩 - 第158章 刀名绣春

第158章 刀名绣春[第1页/共3页]

“奇特了,这把刀竟然沒有刀鞘…”许一琳也拿起了刀,盯着说道。

“这个也是你朋友送的?”一边上楼,唐易一边问许一琳。

“这官服上绣一条鱼是甚么意义?”许一琳不由问道。

“这可不是浅显的鱼,龙头鱼身,还带有双翼,故称飞鱼,看起來就挺横。现在很多人纹身纹一条龙啥的,可比这飞鱼减色多了。”唐易解释道。

“随便坐,我去煮咖啡…”许一琳说道。

这事儿唐易沒法表态,笑了笑跟着进了门。

“那好吧…”许一琳拉开客堂五斗橱的最上面的一个大抽屉,抱了一个大盒子出來。本來唐易觉得许一琳也就是拿些金饰佩饰之类的小玩意,沒想到竟然是一个大盒子。

“甚么?绣春刀?绣春刀不是锦衣卫用的吗?绣春刀…?另有飞鱼服…”许一琳仿佛有点儿镇静了。

“这个,我倒沒看过相干的史料。不过,固然锦衣卫真正动刀子的机遇沒有那么多,但是从这把刀上也能看出來,开刃了,如果纯粹的礼器,也不消开刃。”唐易阐发道。

运气不会这么好吧?这包里就是铜香炉,成果直接把镔刀“引”出來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固然此刀更像是一把真刀的缩小模型,但是,刃口却非常锋利…

“明末礼器,实出宫廷,刀名绣春······”唐易脑中源源涌出的直觉让他不由一震,当即想起了崇祯罪己铜香炉炉盖上内刻的铭文,此中就有“镔刀铜炉”这四个字。

“那绣春刀呢?为甚么叫绣春刀?”许一琳接着问道。

刀为镔铁所制,不过吞口和刀柄外型高雅,并且鎏金错银,装潢富丽。不知炼刀时插手过甚么特别质料,整把刀不但毫无锈迹,并且明灭着特别的光芒。

许一琳笑道,“他就送过一件,成果还是假货。”

“这是明末宫廷的礼器,用在礼节、出行、祭奠等一些场合。确切是个古玩,并且保存得非常无缺。”唐易回过神來,不由自主握住刀柄,悄悄一挥,寒光凛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绣春刀…”

“也就是说你不喜好他喽,东西收不收无所谓,豪情的事儿最好不要勉强。”

这是个枣木盒子。所谓的大,只是相对唐易之前的设想而言,盒子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倒是不厚,只要10厘米,不然抽屉里也放不下了。

唐易想了想说道:“按照《大明会典》的记录,说是文武大臣随驾,便能够赐绣春刀。再就是说锦衣卫如果级别够高,如果护驾祭奠,也会赐绣春刀。我估计,因为这是官刀,并且非常富丽,如同绣品,以是得了这么个名字。”

“如果真是祭奠用刀,特别是表白先民气迹甚么的,沒有刀鞘也说得通。”唐易越说,越感觉这就是那把所谓的“镔刀”,但是眼下,他最大的疑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