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天下豪商 - 第581章 论道——夺道统

第581章 论道——夺道统[第1页/共4页]

“信而求证!”武好古说,“先贤提出假定,我辈当信,然后求证。若不信,又何必求证?若不求证,就是盲信,就是笨伯。”

贤人问道、求道,却很少言及天道,其精华就在于问和求。孟子言天人合一,荀子说天人相分,实在都是大胆假定。天人或许合一,或许分离。究竟如何,还须先人谨慎求证,方得其解。

这话听着像打趣,实在却含着一丝杀机。“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是宋真宗《励学篇》里的语句。宋真宗可不是随便苏东坡挖苦的汪神童。他如果乱开炮,转头就得有御史找茬了。

伊川先生,你说呢?”

程颐的神采微变,武好古仿佛在夺自家的道统啊!

不过武好古要让实证主义和神学系统共存,以是就提出了“信”和“证”同在的理念。

如果无惧恐惧,那就不是神学了。

“天、地、人或只一道,或非一道。”武好古说,“既然以实证求道,自不能预设答案。只可大胆假定,谨慎求证。‘只一道’和‘非一道’,对我辈而言,不是答案,乃是假定。

这个争议后代的人们不大明白,不过武好古的影象中存在两世的知识,以是很能了解。“只一道”的意义大抵就是存在一个“神”或者是“理”。固然儒家普通不言鬼神,但是“天理”近乎于神,实在是在向宗教演变了。

如果天理让人具有“仁义礼智信”,以别于禽兽,那么“仁义礼智信”就是天理的一部分,人就应当遵循实施……这实在是品德神学的逻辑。

“天然是用教养来考证了!”武好古淡淡地说,“存天道,而绝外道!”

以是在国子监论道的第二天,程颐一开端就拿出了“君子三畏”中的“畏天命”来发问。

天道、天命、天怒,当然另有弃世,凑在一起,才气构成一个比较完美的神学体系。

起首开口的是程颐的高足侯仲良,他说:“叨教苏门诸君,天、地、人,是否只一道也?”

这话说的……

“东坡先生,武崇道,你们可畏天命?”程颐接着提出了题目。

坐而论道,当然是要先坐下再论的。不是坐椅子,而是遵循古法席地跪坐。苏东坡和程颐坐好后,各子身后的弟子也都席地跪坐。

他进一步解释道:“天道是万物之源,是天然晓得。五常、五伦能够解释为天道之德,是人道和天道的联络。最后归于天,则是人身后归于天然,归于本源,获得最后的摆脱。而不畏天命,不遵循天道之德,那就会遭到天谴天弃,不得摆脱……”

“如何考证?”程颐眉头大皱,武好古话中有话啊!

“那你信赖天人合一之说吗?”程颐诘问道。

“信天理”或是“信天道”,再加上“信而证”,已经构成了一个相称美满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