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天府传说 - 四象详解

四象详解[第1页/共7页]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因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险恶、调阴阳。四神当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首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呈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修建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朱雀原为陈腐神话中的南边之神,玄门南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南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其形象乌,位于南边,属火,色赤,总称朱雀,亦名“朱鸟”。《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南边朱崔星君为:“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匮星君,柳宿天厨星君,星宿天库星君,张宿天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轸宿天街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南边朱崔,从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同时,玄门也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朱崔者,南边丙丁火朱砂也,刨液成龙,结气成鸟,其气腾而为天,其质阵而为地,所觉得大丹之本也,见火即飞,故得朱崔之称也。

麒麟,是中国当代传说中意味仁和吉祥的灵兽,其形似鹿、龙头、独角、狮尾、牛蹄、遍身鳞甲、身带火焰。“麒麟”以“鹿”为偏旁,前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奉告人们,麒麟由鹿演变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设备。传闻它的身子像麕,也能够写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圆的头顶,却只要一只角。有的说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状被描画得略有分歧。但传闻麒的开首大略像鹿。它被前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命,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白虎,当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红色,凶悍非常,是以成为高贵的意味。同时白虎也意味着威武和军队,以是当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处所都与兵家之事有关,比方当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白虎普通呈现在汉朝画像石墓的墓门上,或与青龙别离作为伶仃画像刻在墓室的过梁两侧,用以辟邪。《民风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怪。”在汉朝五行看法中,白虎被视作西方神兽。

玄门鼓起后,相沿前人之说,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归出神系,作为保护之神,以壮威仪。《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画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非常气度,实在威风。厥后,四象逐步被品德化,并有了其封号,据《北极七元紫延法门》记录,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不久,玄武(即真武)的信奉逐步扩大,从四象中脱颖而出,跃居“大帝”显位,青龙、白虎则被列入门神之列,专门镇守道观的庙门。宋朝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舒寺观篇》云:“致道观庙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