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檀郎 - 151.乱起(上)

151.乱起(上)[第1页/共3页]

这些动静比柏隆前次获得的更多。那反叛的黄遨甚是了得,都督河北诸军事的高奎,是先帝客岁才任命的持节都督,受命率兵平叛,不料被黄遨大败,高奎本身也因为逃脱不及做了刀下鬼。

“甚么劫富济贫?我等做买卖的小民,谁不是指着贩那点货活命,谁有有钱了?”说事的人接道,“再说了,我可传闻他们也不是甚么富都劫。”

“怎讲?”世人问道。

柏隆暴露了然之色,即道:“夫人放心,鄙人本日便差人将信送往雒阳。”

再想多听些,可那潘大说他也是道听途说,不晓得更多的事。

我笑了笑,点头:“如此,便劳县长操心了。”

而回到当年宫变,诸侯王之以是不至于趁机造反,乃是因为秦王的辽东兵马。

“世事皆天数,我等凡人,窥得三分便是妙算,岂有十全?”我说着,瞥了瞥柏隆脸上的忧色,弥补道,“不过我那卦术虽天时天时不敷,却还可借人和作补。”

而诸侯王手中的兵马, 虽明面上不及朝廷, 但他们大多还养了私兵,大小加在一处, 人数可超中军。而在天子和诸侯王之间, 宗室一贯是个含混的存在, 以是诸持节都督的人选一贯敏感。先帝本来已经将半数的持节都督换成了宗室以外的人,但三年前,庞后为皋牢宗室,将这些人又换回了宗室,教先帝多年的算盘全落了空。即使是先帝厥后重新临朝,此事也再有力回转。

最后,公子再三叮咛我,让我留在海盐。

我说:“县长何有此问?”

世人皆惊诧。

公子公然体味我,晓得现在内里出了这很多事,我内心牵挂着他的小命,便定然不会乖乖留在此处。

有一个题目,我始终感到不解。秦王就像个从不做亏蚀买卖的贩子,锱铢必较,精得似鬼。他统统的本钱都在辽东,莫非会这般等闲舍弃?

柏隆笑了笑,道:“方才鄙人说了秦王之事,夫人便似有了思虑之态,故而猜得如此。”说罢,他暴露猎奇之态,“不瞒夫人,朝中意向,鄙人也甚为体贴。那卦象如何,夫人可否奉告一二?”

又有人插嘴道:“可我听闻,那黄遨专做劫富济贫之事,得了赋税都给哀鸿。”

而第二件事,则是关于公子本身。天子将他任为镇东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

潘大喝一口茶,不紧不慢道:“圣上要亲征了。”

我正在算着账,听到这话,也不由愣住。

这般一来,黄遨叛军阵容大涨,天下震惊。

数日以后,公子的复书终究来到,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他迩来明显很忙,信纸只要三四页。对于我的疑问,公子并未解释很多,但奉告了我两件事。一件是关于秦王,他并没有去雒阳,而是再度称病,回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