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俗人回档 - 823.第823章 民族自尊心

823.第823章 民族自尊心[第1页/共4页]

F媒体在批评里说――

2004年在沪市停止的“第四届环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列席大会。但是,此次大会上却有一个奇特的征象,那就是从论文汇编到集会网站,从演讲到发问,乃至会场门口的指南,满是英文。有位HK大学的博士很迷惑: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乃至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陈述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理方的同意。只要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传授,对峙以汉语作陈述,成为独一“反潮流”者。厥后,一名传授在一次报告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一种弱势说话,一种第二阶层的说话。

2月28号。

2004年,在燕京召开的“环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一概利用英文。有经历者在网上流露,在这类国际学术大会上如果你用汉语,会感到很尴尬,因为那代表你程度不敷。恼人的是,这些集会称呼常常还一概冠以“华人”二字。

怨气很多,只等一个发作点。

D媒体在报导里说――

A媒体报导里说――

比如说中门生群体,从几岁起就被家长拎着去英语补习班,平时没有说话环境,完端赖死记硬背,学的一点都不欢愉。

…………

消息要想火,必须得有受众根本。

………………

这个榜单一经海内媒体转载,立即引爆互联网。

(这章还账。说实话,中文系研讨生要英语过关,这条真的很让人无语。)

所谓偏向性,即支撑边学道的“中文最牛逼”论,变相也就即是反击全民学英语和双语讲授。

他客串主持人,问现场多少人听懂了,多少人没听懂,成果来了个16:3000。

而在亚洲分榜单中,边学道以24亿美圆身家高居榜首,甩第二名的日本“赤手起家传奇”身家8亿美圆的田中良和两条街。

列都城设法传播本身的说话,唯独我们瞧不起本身的说话,把外语看得比母语还首要。现在中国的教诲让门生学习英语破钞的时候和款项绝对超越任何一门课程!从幼儿园一起学到博士,英语都是主课,英语过不了级就别拿学位证。考职称也要考英语,但是很多人的事情或许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最让人没法了解的是,一个门生要考中文系的研讨生,英语竟然是必考科目。能不能读中文系研讨生,取决于你的英语程度,即便你的中文再好,英语过不了关就读不了中文系,真是咄咄怪事!眼下大力推行双语讲授,真的很难设想,如何用外语来上中国当代汗青、当代文学和当代汉语课。

当前,我们糊口中到处充满着英语缩写:VCD、CD、DVD、CEO、ISO……商品、告白、路牌乃至警车、当局构造门牌上,都是英文。大学里,哪怕是教中国汗青课程,或西席的英语程度底子未过关,也要推行双语讲授。平常对话中,“Bye”代替了“再见”,“WC”代替了“厕所”,年青人喜好用英文名;打电话不通时,常听到的是“The-calling-is-busy-now”,而不是“电话正忙”;地铁、公交车内报站名时,总要反复一遍英文,即便车厢里很少呈现本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