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宋成祖 - 第233章 大交易

第233章 大交易[第1页/共4页]

但是在另一条战线上,事情就费事了。

而在这些尽力当中,有两派走得比较远,其一就是王安石的新学,其二就是道学,又或者称之为理学,当然现在理学还没有真正成型,只是有几个流派,包含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杨时是二程门下,在福建等地讲学,影响颇大,杨时此次带来的两个门人,李侗和张九成,此中李侗就是朱熹的师父,换句话说,杨时是朱熹的师爷,朱熹又是理学集大成者。

杨时在学术上的职位,远远高于宦海的身份,包含他的恩师,也不是新党的首要政敌,以是在新旧党争上面,他们这一派并没有牵涉那么深。

赵谌转了转眸子,哼道:“就是哄人呗?让老头信赖,将来可期,对吧?”

梳理这条线以后,就会明白,杨时跟新党的冲突,主如果学术上的,或者说他反对的是王安石的新学,秉承仇敌的仇敌就是朋友的原则,杨时天然是站在旧党这边。

听到赵桓的这番指责,傻掉的反而是杨时。老头脑筋里只剩下一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等等。”赵桓拦住了老头,“龟山先生先别急,汉武帝免除百家以后,收拢大权于一身,集合天下财力,反击匈奴,大涨国威……朕能够尊奉道学,但朕想就教龟山先生,道学能给朕甚么?”

赵桓又把话拉了返来,“不过朕也晓得,旧党连累的士人数量惊人便是朝中重臣,也有很多偏向于旧党,朕不能在这时候自乱阵脚,畴昔的恩恩仇怨,是是非非,朕不想过量在乎了。”

可领!

“那啥……皇儿啊,父皇怕是还要求你一件事了。”赵桓又把儿子叫到了面前,虽说是父子,实在他们俩只差了十六岁,比某些二胎之间的春秋差还要小,赵桓真的很难绷着脸,摆出一副父亲的严肃,特别是暗里里的时候,他笑嘻嘻道:“你去筹办点好酒好菜,每天去看望杨龟山,要执弟子之礼,好生礼遇,不成怠慢……你晓得父皇甚么意义吧?”

不管你愿不肯意接管,南宋以后,理学究竟上成了官刚正统,朱熹也获得了圣位,起码算是半个贤人。

他为甚么拿武帝免除百家来讲事,事理很简朴,是在杨时的内心,默许赵桓有追上武帝的潜质。

“官家,老臣,老臣非是醉心党争的奸佞之徒,只是老臣有感于世风日下,民气不古,大胆谏言,但愿官家以道学为重,效仿汉武帝,尽废新学……君子心,靖蜚言。高低一心,君臣一体,方能天下大治,社稷复兴!”

金杯白刃的高论也抛出去了,别说一个老儒杨时,就算赵桓真的来个瓜蔓抄,鼓起大狱,你们也要受着。

不然只是空对空,又有甚么代价呢?

你说赵桓是个混蛋,不值得推许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