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水浒逐鹿传 - 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虎离山(求订阅!)

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虎离山(求订阅!)[第1页/共3页]

赵佶道:“是有此事,敬爱卿要剿除方腊一伙,没法兼顾……朕在想,是不是就不要跟金结合攻辽了,郑居中他们那些人说得也并不是全无事理。”

能养。

童贯道:“第三桩,李衍的精兵只要去了辽西京,那北、西、东三个方向可就全都是辽军和金军,南边又是我们大宋的兵马,四周环敌,恁地时,必叫他李衍断一臂!”

童贯道:“第一桩,能够制止李衍救济方腊……方腊,一傲慢土贼尔,易剿除,所虑者,李衍救济,恁地时,怕是难以完整剿除方腊一伙。”

赵佶皱眉道:“山东、河北如何了?”

以是,仅第一桩就让赵佶意动了。

赵佶听罢,盗汗直流!

童贯现在根基上已经到了升无可升的境地,不立这个大宋建国以来的第一功,他如何能再进一步?

童贯道:“从李衍一贯的行事上不丢脸出,李衍有弘愿,以是果断不能留李衍在我们大宋!”

童贯道:“这四大寇指的是四个罪大恶极之人,他们别离是江南边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山东李衍。”

“这……乐浪、真番、济州三郡孤悬外洋,咱偿拿李衍没有体例啊。”赵佶略微游移了一下,说道。

只不过战力低下,只能打顺风仗,打不了硬仗,上了疆场,全都一门心机发财,没有想兵戈的事。

童贯这还真不是歪曲李衍,而是田虎、王庆、方腊,包含南宋初期时的兵,的确是这么养的。

赵佶惊道:“五六十万雄师?他如何能够养得起这么多军队?”

赵佶想了一会,道:“你那到底是何计?”

赵佶问:“哪四桩好处?”

见赵佶意动,童贯趁热打铁道:“第二桩,我们能够调虎离山,只要将李衍的精兵调到辽西京去,微臣剿除了方腊以后,他梁山泊唾手可得,李衍在我们大宋必将成为无根之萍!”

赵佶固然喜文厌武,但多少也懂一些养兵之事(废话,如果不懂,他能每年花四五千万贯养兵么),是以说道:“李衍这么养兵,乃是取死之道,何必担忧?”

童贯答:“李衍。”

童贯道:“微臣传闻金国派使臣来筹议结合攻辽一事?”

赵佶道:“李衍?”

后殿。

童贯道:“这几年,黄河两岸非涝既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公众吃不饱饭,李衍是以持续数年在他梁山泊施粥布施公众,都传只要到了他梁山泊便能吃饱饭,而这些公众当中,又以山东、河北两地的公众最多,乃至于这两地的公众只知李衍不知官家……李衍这几年移走了不下两百万的汉民,充满乐浪、真番、济州三郡,让他在番地打下了坚固的根本……李衍有兵,有民,另有声望,如果再让他在山东待下去,那……官家莫要忘了,我们东京离他梁山泊可只稀有日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