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水浒逐鹿传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台湾郡(求订阅!)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台湾郡(求订阅!)[第1页/共3页]

总之,如果李衍有了台湾,那跟宋国开战,梁山军的计谋回旋余地将会大大的增加。

台湾有笔墨记录的汗青可追溯到公元二百三十年。

趁便说一句,为了不影响高丽那边的兵力摆设,李衍又建立了步十四军,统领栾延玉,副头领李衍的义子李虎,步十五军,统领邓元觉,副头领李衍的义子李猛,这两支步军全都是由汉卒构成的,一建立就调到了高丽顶替了步七军和步八军的位置,别的,杨雄调任步一军任副统领,孙新和顾大嫂进走报奥妙特种营成为时迁的帮手,邹渊、邹润叔侄顶吕方和郭盛的位置成为呼延庆和欧鹏的帮手。

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本地相望。

除了步军,李衍还出动了马一军和马五军,加上李衍的亲卫军,共七千五百马军。

想到台湾的好处,李衍当即就调兵遣将。

不过这么做的成果倒是,李衍这美满是多此一举。

李衍要想生长经济,必须得搞对外贸易,因为这才是最赢利的。

金国打击南宋时,赵构曾跑到海上出亡,如果敌手是有台湾的李衍,那或许一下子就能完成斩首捉了赵构。

三国期间称台湾为“夷洲”;

夏商期间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

春秋战国期间称台湾为“岛夷”;

隋炀帝曾三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去台湾。

现在,台湾是继济州郡(济州岛)、乐浪郡、真番郡以外水泊梁山的第四郡。

以是,李衍没费多大劲就将台湾占据了,嗯……实在,与其说是占据,不如说李衍白捡了一个郡,因为李衍真没费多大劲就将台湾占据了。

嗯……用不毛之地来描述实在也不得当。

敢情,现在的台湾还只是一个不毛之地。

台湾。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录了当时台湾的出产和糊口形状,是天下上对台湾最早的记叙。

总计:为了攻占台湾,梁山军一共出动了四万七千五百人马。

三国期间,吴天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队达到台湾,是中国大陆住民操纵先进的文明知识开辟台湾的开端。

有人能够不懂,台湾有甚么首要的?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目前李衍最大的贸易工具还是敷裕的宋国。

倒不是说,台湾这片地盘上一点抵当力量都没有。

没过量久,步四军、步七军、步八军、步十一军、步十二军(统领李纵,副统领解珍)、步十全军(统领石秀,副统领解宝。)等三万步军就达到了洋口港。

全部台湾都不到十五万人丁,如何能够是出动了近五万雄师的梁山军的敌手?

占下台湾以后,李衍为其改名,将“流求”改成“台湾”,并设立台湾郡,由王伦任太守,萧嘉穗为通判,花荣为兵马都监,蔺仁为两院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