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庶门风华 - 第三百八十六章、阻力(一)

第三百八十六章、阻力(一)[第2页/共3页]

昨日下午采收结束后,颜彦给他们也煮了一锅尝尝,味道还怪好吃的,面面的,粉粉的,另有点甜,比他了解的野菜好吃多了,因此他特地要了些,说是要让这些官员们都尝尝,今后推行起来也有说辞。

说实在的,前次因为红米稻一事颜彦被记入史志赵燎就不太认同,可因着颜彦是陆家的人,这项光荣毕竟还是落在陆家名下,他也就没有狠驳。

“回皇上,比野菜草根要强多了,只是我们的地盘和劳力有限,若把大量的人力和地盘用来莳植山薯,会不会舍本逐末,毕竟粮食才是我们的底子。”中书省宰相王实修先站出来了。

“回皇上,臣也有话说,臣这个外甥女不是一个浅显的深闺女子,绝对是一个有大爱、大善、大悲、大怜之人,以是她才会不顾外界的流言是非,一心只想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解难,试问全部都城,不对,全部大周,谁会把家里好好的后花圃拿来当农田试种?哪家的闺阁女子会整天抱着一本农书翻阅,哪家的闺阁女子会带着农妇亲身翻山越岭去找能够吃的野菜,哪家的闺阁女子会亲身下地向农妇请教莳植之法?回皇上,这些在场的官员们不清楚,刘司农想必是最清楚的,皇上您想必也是清楚的。”孟诺站了出来。

是以,赵燎必须趁早禁止颜彦的势头,皇上想偏袒她暗里固然偏袒好了,他们管不着,但朝堂上绝对不可。

多余的话石存裕没有说,但他表达的意义很较着了,因此他话一说完,治国公赵燎站出来了。

“回皇上,即便不是饥荒期间,这个也能够用来当粮食换换花腔,更首要的是,山薯不挑处所,随便甚么荒山荒地都能够栽种,影响不了粮食的产量,并且这山薯的产量很高,亩产上千斤,一亩山薯的产量相称于四五亩粮食的产量,臣觉得,陆颜氏此次又为朝廷立了一大功,该当受赏。”门下省辅弼徐良兴给了分歧的定见。

没看现在颜彦的风头早就盖过了陆鸣的老婆颜彧,住的是郡主府不说,且皇上还亲身去暖房,三天两端送东西,三天两端进宫,一样是太后的外甥孙女皇上的表侄女,颜彧的报酬连给颜彦提鞋都不配。

“回皇上,臣一介武将,虽不懂耕作,但也晓得,万物发展自有其事理,一个不事稼穑的深闺女子若一而再地因为稼穑被记入史志,只怕后代的人会贻笑风雅,难不成我们司农司的这些人都是安排?”

这不,见在场的官员们都尝过这山薯的味道后,李琮发问了,“各位爱卿,都说说,饥荒期间这山薯当粮食,如何?”

“这个温左相放心,目前山薯种子未几,我们即便想大力推行也做不到,但有一点,山薯的产量确切高,陆颜氏莳植的小麦和水稻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