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庶门风华 - 第八百零五章、各持己见

第八百零五章、各持己见[第2页/共3页]

而南诏、吐蕃另有南越等地晓得苗人兵变闹独立,也跟着挑事,时不时地捣拆台,是以,石存裕委实不同意对女真和蒙古用兵,毕竟正式开战的话,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八年都一定能完整拿下,他以为大周的百姓们已经苦了这么多年了,也该让大师过几年安稳日子了。

他想起了颜彦那些超前的谈吐和发明,因此,他想听听颜彦的设法。

温文山此次还是是不偏不向,他的主张是逼女真签下岁贡条约成为大周的从属国,只是他的主张很快遭到石存裕的反对。

不过她以为,以大周目前的国力并不能支撑得起这场战事,毕竟侵犯和反侵犯的意义大不一样,另有一点,如果牵涉到灭国灭族,女真和蒙古绝对不会这么等闲屈就的,只怕辽国、西夏也一样,如果他们反手结合起来对抗大周,大周腹背受敌,胜负就很难说了。

随后,李琮命人把颜彦接进了宫。

可多少年后,如果大周各方面的国力都有了较着的晋升,阿谁时候想要收伏他们一定就是一件难事了。

徐良兴是主战的,他儿子目前正跟着陆呦、吴哲几个在辽国,虽说没有大的军功,但小功绩还是有的,最首要的是,徐钰对陆呦特别佩服,说他仿佛是个天赋的将帅,总能想到出其不料的点子,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建功也是迟早的事。

王实修也不同意打,他考虑的倒不是大周的国力能不能撑起这场战事,也不是大周的百姓日子苦不苦,他考虑的是那些蛮荒之地就算并入大周的版图也一定能给大周带来多大的好处,一是这些游牧民族本就桀骜,就算做了大周的子民多数也不平管,多数也会三天两端肇事闹独立,他们已经有了苗人这个前车之鉴,这经验还不敷?二是那些处所本就贫困掉队,农业、手产业都不发财,他们赡养本身尚且吃力,别说给朝廷进献税赋,只怕朝廷每年还得拿出一大笔税赋来弥补他们,因为并入大周版图就是大周的子民,朝廷没有事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挨饿不管。

可这件事颜彦也帮不上他。

究竟也是如此,颜彦接到陆呦的函件时,皇上也接到了陆呦的奏折,故而,他在次日的朝堂上会商起这个题目来。

说真的,作为一代帝王,谁不想开疆拓土,谁不想流芳百世,谁不想让本身的子民过上好日子,可这些都是要支出代价的,他怕的是万一支出的代价和收取的回报不对等,他会把大周带进一个万劫不复的地步,进而成为大周的罪人。

另有一部分人则保持沉默,既不主战也不主和,两不获咎。

颜彦并没有答复陆呦,这个题目的答案不在她身上,在李琮、耶律洪禄以及女真天子身上,她不能等闲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