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山海经1 - 第17章 中山经(3)

第17章 中山经(3)[第1页/共6页]

【译文】

【原文】

【译文】

再向西一百里,是长石山,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这座山的西面有一道峡谷,叫作共谷,发展很多竹子。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南流入洛水,水中多产鸣石。

又东二十七里,曰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其上有木焉,名曰天楄,方茎而葵状,服者不①。

①帝台:神人之名。②蓍:蓍草,又叫锯齿草,蚰蜒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叶互生,无柄。前人取蓍草的茎作占筮之用。③簳:小竹子,能够做箭杆。

【注释】

①珚玉:玉的一种。

中心第七列山系苦山山系的首坐山,是休与山。山上有一种石子,是神仙帝台的棋,它们有五种色彩并带着斑纹,形状与鹌鹑蛋类似。神仙帝台的石子,是用来祷祀百神的,人佩带上它就不会受邪毒之气侵染。休与山另有一种草,长得像普通的蓍草,叶子为红色,而根茎连接丛生在一起,叫作夙条,能够用来做箭杆。

再向西一百四十里,是傅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之类的美玉。厌染水从这座山的南麓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人鱼。这座山的西面有一片树林,叫作墦冢。谷水从这里流出,然后向东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珚玉。

【原文】

【注释】

【注释】

①詈:骂,叱骂。②字:有身,生养。

【注释】

【原文】

【原文】

又东七十里,曰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①,其高丈余,赤叶赤华,华而不实,其名曰嘉荣,服之者不霆②。来需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此中多鱼,黑文,其状如鲋,食者不睡。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多鱼③,状如鳜④,居逵⑤,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觉得瘘⑥。

①:同“楸”。楸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大,树干端直。夏季着花,籽实可作药用,主治热毒及各种疮疥。

【注释】

①麋玉:据前人说,能够就是瑂玉,一种像玉的石头。②苍伤:就是苍刺,即青色的棘刺。③牛伤:如同说牛棘。④厥:当代中医学上指昏迷或手脚逆冷的病症,即俄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脚生硬冰冷。

①:食品塞住咽喉。

【译文】

又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榖,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此中多碧绿①。

【译文】

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①在此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

向东三百里,是鼓钟山,神仙帝台恰是在此吹奏钟鼓之乐而宴会诸位天神的。山中有一种草,方形的茎干上开着黄色花朵,圆形的叶子堆叠为三层,叫作焉酸,能够用来解毒。山上多出产粗磨刀石,山下多出产细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