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 - 第197章 制盐选址

第197章 制盐选址[第1页/共3页]

到了这个时候,他不会干预制盐、卖盐的全过程,让甄俨自在阐扬,才气把他们合作的好处最大化。

一旁的甄俨忍不住说道:“一个小家属,好大的口气。”

“郑家?”杨昭又一次听到这两个字,“营陵阿谁郑家?”

操纵海盐要比凿盐山的本钱低,不过海上会有风波等影响,这些需求甄氏去降服和研讨,他只是齐截个地出来,供应技术。

县令苦笑道:“他们在北海郡,权势很大。”

“行了,郑家的事情,我晓得了。”

第二天一早。

“我也撼不动郑家。”

看得出来,这个县令极力了。

特别在夏季。

杨昭问道:“甄兄筹办好了吧?”

这里的风波更大。

特别是靠近潍水出海口,这里的水还没有太多盐分,从中上游冲下来的泥土,会在这些处所淤积,地盘肥力比较强。

当朝太后都在他手里,这个北海国,也在他的治下,接任太守的同时,北海相也被他接畴昔了。

看来贾诩和李儒他们说得没错,这个郑家在北海郡的权势很大。

下密的北部,顺着潍水南下,就是大海了。

甄俨察看着地形和位置,对劲道:“这边分歧适耕作,不会粉碎耕地,取海水也比较便利,就在这里吧,不过风波有点大,在雨季微风波季候,能够比较费事。”

甚么水利,沤肥等,杨昭分开北海时,也只在营陵试点。

看到杨昭返来了,甄俨起首问道。

肯定好重启制盐的时候,杨昭又到内院,陪一陪甄姜和董白她们,安抚好了她们,时候已经来到傍晚。

县令看了一会,有些为莫非:“这些全数是……郑家的地步。”

间隔河道比较远的耕地上,百姓看起来辛苦,但脸上还是弥漫着笑容。

杨昭听了,微微点头。

“下密的春耕环境如何?”

颠末简朴的察看,他发明地盘肥饶的处所,耕作的百姓是比较多,热忱也算高,但百姓的脸上,仿佛没有甚么笑容,仿佛耕地所得的粮食,不是本身的那样。

“我还安排了督粮长,带兵在城外巡查,如果碰到甚么环境,能及时处理,不迟误春耕。”县令弥补说道。

下密的县令得知杨昭来了,赶紧走到城门外驱逐。

“杨兄,我们何时到海边?”

不过沿着河岸北上,沿途能够看到很多正在耕耘的百姓。

一个北海国的康王,只会让杨昭有些许惊奇,但不感觉有甚么。

他看向县令。

“就在这里吧!”

县令又道:“明府能够不晓得,郑家和北海国的康王刘某,干系甚密,他们之间互通婚姻,有皇亲的支撑,我也不好强行做甚么。”

制盐停止了那么长时候,他担忧再拖下去,到时候重启了,市场会不适应,很难再卖出之前的高价。

但人不在四周,不晓得去甚么处所巡查。

从现在的环境来看,难不成是他推行的屯田,出了甚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