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最风流 - 8 朱门酒肉路边骨

8 朱门酒肉路边骨[第1页/共4页]

就前者来讲,举个律法上的例子,比如前汉时的杜周、杜延年父子,他们父子两人皆明律法,对汉律各有本身的解释,别离讲明,於是就有了《大杜律》、《小杜律》。

荀贞只说了徒附、流民二事,没进步利贷,倒是因为瞧不上要孙坚帮手收贷的这小我,当今民不聊生,郡中已贫乏劳力、流民过量,而此人这个时候却还想着高利贷,乃至诡计倚仗族势来逼迫孙坚出面帮手催讨,真是为富不仁。

为了教孙策“家法”,荀贞还把荀攸给请了过来,荀攸的经术比他强,可惜,他虽是兴趣勃勃,孙策倒是有气有力,到终究没有体例,荀贞也只能放弃“干劲”,改而专教孙策兵法了。

不过,荀贞却非是在谈笑。

荀贞低下头,举起袖子,假装有东西进了眼中,把脸遮了多数。

孙坚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昔年连着当了三个县的县丞而不得升迁,此中有他出身寒微之故,却也有他不喜政事、考成平平之故。

到了地头,瞧见堂上除了孙坚,还坐了几个高冠儒服的父老,一看就是本地的士人。

“这些我都晓得,只是这点小事儿,自有各曹去办,却也来烦我!”

孙坚眼尖,瞧见了他,忙止住话头,撩衣站起,往外就走,一边走,一边叫住了他。

孙坚出身寒微,家无家法,长沙地处南州,又文明不昌,黉舍里经师的才气有限,在黉舍里也学不到甚么好的经术,再则说了,以孙坚二千石、乌程侯的身份,也不成能把孙策送到郡学或县学里上学,不去黉舍,那就只要拜入名儒门下,就且不说长沙没几个名儒,便是有,以士人轻视孙坚的态度,孙策怕也拜不入门下,以是孙策在经术上一向学得不如何样,吴氏也是很想他能趁此机遇从荀贞这里学到些东西的。

莫说荀贞本就喜好孙策,便只说在本来的汗青中,孙策以二十之龄,弱冠秀发,聚兵东驱,以寡击众,攻无坚城之将,战非常武之虏,数年之间,横卷江东,奠定了一方霸业,真小霸王是也,只凭他这的这份功业,荀贞也是千万不会将如此“佳弟子”推之门外的。

孙策年纪虽少,然却早慧,前几年在家时已顶立起了流派,按理说,孙坚、吴氏应当非常放心他才对,但因为正视此事,拜师后,吴氏又专门把他叫到身前,叮咛他了一番。

只见孙坚一边往外走,一边对这几个士人说道:“我有客到,事情就先说到这里吧,诸公之事,我已尽知,这两天便叮咛曹吏去办。”

荀贞停下脚步,转回身,往堂内看去。

“人之患好为人师”,荀贞亦是人,不免也会有点这弊端,之前都是他向别人学,现在俄然有了一个弟子可教,并且还是一个越看越爱好的“佳弟子”,他固然自知学术不精,却也是难耐“蠢蠢欲动”,是很想把荀氏家法教给孙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