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最风流 - 3 邯郸陌上九月秋(三)

3 邯郸陌上九月秋(三)[第1页/共4页]

宴席上,说及昔日战事,皇甫嵩叹道:“半年交战,数州涂炭,张角虽死,余党犹存。贞之,朝廷拜为你为赵国中尉,一来是为酬赏你的功绩,二来亦是但愿你能镇守赵国。黄巾余党多遁入赵国、常山等地山中,赵国五城皆在郡东,郡西数百里山川横纵,林木富强,是个极合适寇贼藏身的处所,你任务严峻啊!此去就任,万不成自恃军功,轻视粗心,需得再接再厉,一鼓作气,要把藏匿在赵国境内的黄巾余党以及寇贼尽数扫灭,以保境安民。”

荀贞应诺。

《两汉期间冀州的官吏研讨》一书中,灵帝期间的赵国相只收录了刘衡一人。

朝廷的圣旨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封赏功臣,一个是令皇甫嵩闭幕军队,除了留下万余步骑弹压冀州处所外,其他的兵马悉归本郡,原为郡兵的仍为郡兵,原为义从的斥逐回家。

早前就稀有百人愿为荀贞的来宾、徒附,加上这批人,荀贞家中现在也是来宾、徒附千余了。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然在汉末处所豪族中却只是处在中游程度。汉末处所上真正的大豪强,门下动辄奴客数千家。不过话说返来,荀氏向来就不是豪强,而是传统的儒家士族,虽不算穷,可族中也没有大富的,荀贞突然暴富,未免会惹人侧目,为消弭不良影响,荀贞效仿担当了荀淑家中资产每有增益,便分给费事的族人的好传统,把荀成买来的地盘、前后凭借他的奴客分了一半给族中。汉人重乡土、重宗族,他轻财好施的行动给他带来了很好的名声。

“赵国五城,除邯郸外,其他四城前后皆曾沦陷於贼手,现在张角败亡,余党鼠窜,占有这几座城的贼子虽也逃脱了,可城内的百姓想必深刻苦害,你到任后,除了讨贼保境,也要重视束缚部卒,雄师过处,必有灾年,百姓已苦,不成再扰乱他们。”

冀州的州治在高邑。高邑原名县,光武天子在此地即位,即位后把这里改名高邑,属常山国。常山国在赵国的北边,两国交界,高邑在常山国的南边,离赵国很近,几十里地罢了。

“诺。”

“是。”

熹平元年十月,渤海王被曹节等诬告谋反,与妻、子皆他杀。以此,刘衡应是在熹平元年前担负的渤海郎中令。熹平元年到中平四年有十几年,刘衡在此期间前后被举茂材、任县令、两次被拜议郎、两次迁为都尉、任赵国相三年,并在家居住了一段时候,定时候计算,他能够就是在中平元年前担负的赵国相,至於中平元年时是否还是他在任,不成知也。

赵国的前任中尉死在黄巾乱中,值此黄巾初定、太行山中“贼患”渐盛之际,赵国的中尉之职不成久空,圣旨里写的明白,令荀贞必须在半个月内到任。一入宦海,身不由己。是以,荀贞固然驰念陈芷、唐儿,驰念家人亲朋,驰念荀送他的那一树寒梅,很想晓得乐进等的近况,却也是归家不得。既然没法回家,他就决定干脆去常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