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最风流 - 326 敢问袁绍其何人

326 敢问袁绍其何人[第1页/共4页]

荀贞进到殿中,下拜施礼,说道:“臣荀贞拜见陛下。”

等尚书令把令旨收好,荀贞说道:“此事既毕,你们且先退下,我有要事进奏陛下。”

话说完,看了眼中书令、尚书令、中书丞,刘协的肝火又腾腾冒上,与荀贞说道,“荀公,刚才朕令中书拟旨,先是中书令说拟旨此任系中书丞所负,后中书丞又说此乃大事,宜抢先询公意,荀公!朕是天子,朕是圣上,朕是一国之尊,却莫非连召一个董承回朝的权力都没有了么?如果是国度的军政大事,不消他们说,朕必定也会起首咨询公意,然召董承回朝之此等小事,荀公你又是刚班师,朕知你克日忙得很,也要打搅公,咨询公之意么?”

尚书令说道:“荀公,我等岂敢欺君慢上!之以是没有立即将圣上的此道令旨封回,实是因公刚从南阳班师,比来需求办理的军政诸务委实太多,有功将士的封赏、南阳郡县长吏的任免,另有南阳各县目前民口、耕地等环境的重新入档,等等,这些都需求尽快办好,故而一时候未有顾得上此事,因未能及时向圣上回话。”

尚书令便把全部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一五一十,半点也不敢坦白和夸大的与荀贞说了一遍,说完今后,他颇是委曲,说道:“荀公,圣上有何旨意,先由中书拟旨,然后门下审议,最后下到尚书台,由尚书台详细筹办,如果旨意有何不当之处,尚书台并亦有采纳之权,这是已定的章程规制。圣上这道召回董承的令旨,却既非经中书拟旨,又无门下审议,而竟是直接下到了尚书台,我等自是不敢便就按令行事。”

荀贞微蹙眉头,没有理睬刘协下旨的法度不对这回事儿,问尚书令说,道:“刚才陛下说,这道令旨已经下了两日,此事可有?”

本来“召董承还朝”与“召董承率部还朝”,这是两个意义。

很快,圣旨写完,读与刘协听闻,写的是:令召将军董承还朝。

尚书令等调剂了一下膜拜的方向,面朝向刘协,施礼说道:“臣等遵旨。”

中书丞恭敬应诺,随后提笔在手,便就誊写令旨。

刘协的心机还在如果荀贞提出治尚书令等人罪的话,他该如何答复上,却不料荀贞问出了这个题目来,他略略怔了一下,乃才反应过来,遂答复荀贞,说道:“荀公,朕刚才说想请你来,有件事情问你,想问公的便恰是此事。数日前,太尉杨公等给朕上了一道书,说现下讨伐南阳的战事已经打完,车骑引王师已然班师,那么再把董承留在洛阳,仿佛已无需求,因请朕召董承还朝,恰好就在杨公上书之前,董贵妃因思念其父,而也向朕提出了请召董承还朝的要求,朕就临时起意,下了这道令旨,召董承回朝。”顿了一下,像是向荀贞解释似的,又弥补了一句,说道,“荀公,朕感觉这不是甚么大事,小事一桩罢了,故鄙人旨前,也就没有专门扣问公的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