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圈 - 第八十二章 要赔命还是赔钱?

第八十二章 要赔命还是赔钱?[第1页/共3页]

杂胡中挹娄人,肃慎人,秽貊人,沃沮人,乌丸人都有,实际扶余,肃慎,挹娄,秽貊,乌丸等都是一回事,最早都是匈奴大师庭中的部盟,大部盟又是一堆小部落构成的。

李轩呵呵一笑,似嫌实亲热的把赫哲推开了,“等你余裕点再说。”

李轩想把北盟打形成一个对冲的池,让各个胡部的物质,通过独立的管道进入这个池,再通过北盟的管道出去。

可不但人要吃盐,草原上的牛马牲口也要吃盐,吃的就是岩盐,井盐,盐湖之盐,胡人也不吃海盐。

游牧部落的兵士是不种地,可有仆从,有附庸其权势范围的农耕部落种。胡人一样主吃的是刍禾之粮,不是牛羊肉。

可乌苏部与龙潭部还分歧,人手副业占比更高,高度依靠内部贸易调度,马与兽皮输不出去,就无钱买紧缺的盐布等糊口物质。

而农夫交纳田赋缴的栗米等稻谷麦,都是未脱壳的未舂栗米,粮仓与军中储存的也都是未舂的带壳粮,粮食存储单位多用“斛”。

真正游牧民族,是不卖牛羊的,会让牛羊老死。牛羊就是牧民的“地”,产出的粪,就是燃料。马羊驼奶就是茶,是酪,是油脂,酥油,灯油。羊毛就是毛毡,就能做衣服帐篷屋子。

因为乌苏部领了汉廷的封赦,就有了与汉地边市贸易之权了,能够用马换汉地物质,故而其部不缺马,但非常缺盐。

而乌苏部养的马,比汉地牛价还低,仅值百千钱。

一汇入一散出,他便可觉得诸胡排忧解难,成为胡人兄弟知心小棉袄的同时,把马变牛,盐变马,粮变牛,来回变,把差价变本身兜里。

以是汉地的牛是有“牛籍”的,受乡里制羁系,严禁杀牛吃牛肉。

鲜卑势大后,一部分又成了鲜卑人,一部分还是扶余人,一部分红了在鲜卑与扶余两方,摆布扭捏的杂胡。

“好。”

游牧部落都有草场,或大或小罢了,真正强弱的辨别,恰幸亏有无“盐地”,以“盐岩地带”,“咸水盐湖”等为主。最富的是盐井,天然卤水坑。

而若想把管道开到人家老窝里,信誉就是根本,人信北盟才有水到渠成。

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真正支撑游牧部落生长强大的是三根支柱,除水草外,还必须有“盐地”与“刍禾”。

游牧民族对待牛羊马驼,与农耕民族对待畜牧,是为了杀年猪,换活钱,换油盐布,美满是两个观点。

李轩点点头,轻描淡写的问,“要赔命还是赔钱?是按我与且必居的八牛一命算,还是咱再谈?”

幽州北面的扶余国,东南的马韩,辰韩,弁韩三韩,高句丽等,都是部落联盟,很多就是扶余人,挹娄人,肃慎人,秽貊人,汉人也很多。

海盐不可,熬盐要铁锅,芦苇等燃料难找,本钱极高。盐田晒盐,防海水倒灌,过滤杂质等技术,不是那么好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