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刘璋大传 - 小说关于东汉末年官制的一些介绍

小说关于东汉末年官制的一些介绍[第1页/共3页]

《后汉书?百官五》云: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相如太守,有长史,如郡丞。

乡之下为亭,亭置亭长,主求捕盗贼。尉、游徼、亭长皆习五兵,即弓弩、戟、楯、刀剑、甲铠。

《百官志》又云:“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侯国置相1人,如县令长,不臣于侯,但须纳租于侯,以户数为限。食封千户以上者,置家丞、庶子各1人,不满千户者,不置家丞。县侯、乡侯、亭侯之封,为东汉所创设,但东汉侯王不过徒拥虚号,权力已远远不如西汉了。其所属封国的政治,皆由中心所派之傅相主持,而所谓贵爵傅相实在就是中心调派的处所官。

东汉的处所官制,仍因循西汉旧制,分封王、侯与州、郡、县双轨並置。东汉的行政辨别为郡(国)、省二级。郡之上另有监察区性子的州。

边郡有障塞尉,保卫边塞,以防内奸侵犯。近塞县皆置尉,百里1人,士史、尉史各2人,巡行边塞。

司隶校尉属吏有处置史12人;都官处置,主察举百官犯法;功曹处置,主州部选署官吏及一应事件;别驾处置,凡校尉梭巡州部时,则奉引,并录众事;簿曹处置,主财谷簿书。如有军事,则置兵曹处置,掌兵事。别的,另有郡国处置,每郡国各1人,主催促文书,察举不法。皆由州自行辟除,通为百又有假左25人,主簿录中间事,省文书。门亭长掌州正门。门功曹书佐掌选用。《孝经》师主监试经。《月令》师主时节祠祀。律令师主平法律。簿曹书佐主簿书。每郡国各有典郡书佐1人,各主一郡文书,以郡吏补用,每年换一次。

东汉划天下为十二州,每州置刺史1人,其都城所属之州,设司隶校尉1人。《后汉书?百官志》云:

东汉有郡国105个,除司隶所部七郡外,有王国27个,列郡71个。此中豫州部郡国6,冀州部9,兖州部8,徐州部5,并州部9,幽州部11,青州部6,荆州部7,扬州部6,益州部12,凉州部12,交州部9。

司隶校尉所部以外的十二州,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州牧为刺史。刺史常以每年八月梭巡所部郡国,录囚徒,课殿最。西汉的刺史,本是中心调派的一种观察官,他们的任务是周行郡国,刺探政情,年关回京复奏,原非牢固的行政官吏。但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必然的治所和本身的衙门,每年遣吏向司徒府汇报。西汉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称职者,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退。

县以下为乡,大率十里为乡。乡置有秩、啬夫、三老游徼。凡大乡,由郡任命有秩1人,秩百石。小乡,由县任命啬夫1人。皆主一乡之事,体味官方善恶,定其徭役前后。体味官方贫富,定其赋税多少。三老掌教养,凡忠孝节义,足为法度者,皆旌表其门,以倡导从善去恶。游徼掌梭巡,制止奸盗。又有乡佐,主收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