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三四零章 封侯之望

第三四零章 封侯之望[第1页/共3页]

如果一个赳赳武夫,能够仰仗着显赫的军功而册封,那么向来自视为高人一等的文臣,为何就不能领兵出征,搏一个公侯万代?!

“若个墨客万户侯?”说很多好啊!自古至今,又有哪个墨客能够领兵督战靠着获得军功而封侯呢?!

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位高权重的李邦华,在已经几近登上了大明文臣宦途登峰的时候,之以是还情愿自请入晋督师,实在是因为,在他这个进士出身的文民气中,始终燃烧着要在疆场上建立一番功业的壮志。

如果本身的部下没有一向值得充足信赖和依托的军队,他当然也要好好衡量衡量入晋督师的风险。

这个题目在李邦华这里也是一样存在的。

当然,如许的人,在大明朝倒是也有几个,比如大明立国之时的刘基和宋濂就是,只不过与以疆场交战为生的武将比拟,这个比例小的不幸!

李邦华受命入晋督师以后,先与接任工部尚书的毕懋康办理了相干的交代手续,然后在新任工部尚书毕懋康的伴随之下,去了白冶城,与毕懋康商讨一番以后,安排宋应昇、宋应星兄弟,带着矿营的前营、后营将校邱钺、刘穆持续坐镇白冶城,留守遍及白冶城的各大工矿厂区,本身则带着最精锐的矿营左中右三个营头三千人解缆前去顺德府而去。

作为军机大臣,李邦华全程参与了军功封赏条例的制定,参与了东江镇有功将帅的封赏集会,当时天子是如何说的,又是如何做的,他都晓得得一清二楚。

对当明天子仿佛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一贯自恃才调的李邦华也是暗自佩服。

此次前去山西督师剿贼,一方面当然要带上本身辛辛苦苦编练出来的矿营主力,另一方面也不能人走茶凉,使得白冶城呈现甚么乱子。

现在这位崇祯天子的心机,李邦华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而卢元定这个江西武进士则作为中军游击,与矿营参将李卑和都司李显忠一同跟从李邦华入晋督师作战来了。

而对此非常清楚的成果就是,年过半百的李邦华感觉本身碰到了平生中最好的时候。

宋应星是天子亲身选中的内阁中书舍人,李邦华天然没有体例归入麾下,但是宋应星的哥哥沉稳内敛的宋应昇倒是在中进士不久就被时任工部尚书的李邦华留在了工部,任了屯田清吏司的主事,然后带到了白冶城,在矿营当中做起了坐营的文官,与李邦华亲身选中的参将李卑,一起帮着编练起了矿营。

唐朝大墨客李贺,是李邦华的偶像,而李贺的这一首诗,一向都是李邦华的心头最爱。

特别是重用同亲的题目,重用旧部的题目,或者是重用支属等等如许的题目,在现在这位崇祯天子眼中底子不算甚么题目,特别是当他重用的还是天子本身都很看重的人时,这就不但无过,并且还算是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