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九十三章 货币问题

第九十三章 货币问题[第1页/共3页]

当然,为了堵住南京各部尚书侍郎和御史言官的嘴,崇祯天子很慷慨地拿出了五百万两银子保存在南京户部,由南京户部尚书钱龙锡、新任南京守备寺人王之心和移镇南京的锦衣卫南镇抚使骆养性共同掌管。

至于财务题目,崇祯天子有本身更加长远的设法,那就是铸新钱。现在的大明,是铁钱、铜钱、宝钞与银子共同畅通,并且银贵而钱贱,铁钱和宝钞更是没有代价。而朝廷印制的宝钞,成了圈钱的一个东西,是明末的一个弊政,百当一都没人要。

而要拉拢拉拢绝大多数的官员,最好的体例莫过于,用他们中的部分人所说的“带血的银子”,给他们涨俸禄。当他们拿到手中的俸禄,也是来源于这批银子的时候,想来他们就不会再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因为汗青上产生过如许的事情,比如万用期间和天启年间,就产生过如许的事情,就是拿更多也更大面额的宝钞,来折抵朝廷欠官员的俸禄。

而剩下的,现在正陆连续续地从扬州启运,走大运河往京师运来,伴同返来的另有巡盐御史、钦差大臣鹿善继。鹿善继是奉天子之命返来的。

比如当时一个姓周的扬州盐商,家资大富,但倒是个典范的守财奴,死的时候把子孙叫到跟前,跟他们说本身赢利的法门,两个字“不消”,是以积累了大量的银子,请了很多看家护院的守着,成果到了满清军队屠城的时候,上千万两的产业都被清军抄了去。

当官员们的糊口都成了题目,你要求他们廉洁如水,他们如何能够做到。十年寒窗为当官,当了官仍然要忍饥挨饿给天子打工,他们的内心如何会对这个朝廷有豪情呢。明末大多数的官员,都是闯来降闯、清来降清,很多就是因为对大明天子和朝廷没有豪情。而要处理这个题目,进步官员的报酬是最有效的体例,现在通过抄家这个手腕,搞到了一大笔银子,除了用作给九边的军队发军饷,另一个应当提上日程的就是给官员们涨俸禄了。这也是堵上朝廷高低文武百官嘴巴的最有效体例。

此中拿出一百万两,当场派给了朱燮元充作安定奢安之乱的饷银;拿出五十万两给温体仁,令其在闽浙总督的任上施助哀鸿,募民屯垦,并编练总督标营。

特别是在食盐专卖的环境下,一些大盐商的产业,竟然比大明朝廷一年的税银支出都要多。比如居住扬州的秦晋盐商,比如陕西三原梁家、西安申家,山西太原的张家、郭家,个个都是富可敌国。当然最富的还是徽州江家,在扬州的盐业本钱就超越了两千万两。

能够说,鹿善继阐扬的感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崇祯天子把他派出去时的设想。现在财务题目已经不再如汗青上的同一个期间那么紧急了。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鹿善继如许的军事人才,当然不能老是搁在南边帮天子捞钱。崇祯天子对他天然有更好的安排,那就是蓟辽督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