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然后下面没有了 - 263.第二十三章

263.第二十三章[第1页/共4页]

一个来自某些世家朱门,对于他们来讲,无需标点,他们子孙后代就能把典范学好了,推行标点反倒是让那些没有秘闻的人获得更多的好处。一个来自酸儒,他们坚信贤人之书不成增一字也不成减一字,不然就是不敬贤人,如何会情愿让册本加标点重印?另有一个实在和世家略有重合,某些已经为官做宰的人,他们在管理百姓时风俗用愚民政策,又如何会支撑这类较着能够开导民智的行动呢?

边静玉又说:“再者,这些断句符虽有极大的用处,一旦推行开来,确切会便利天下读书人,能当得一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如许一来,典范中的内容更易被人学去了,朱门世家的上风将会降落。”

边静玉和边嘉玉的干系也不能说是不好。

边静玉指着“@”这个标记, 说:“父亲, 孩儿见地陋劣,此前未曾在典范上见过这一纹路。但恕孩儿大胆猜想, 这很能够是某种宗教内里的一种标记, 是为祈福所用。这定是那沈二公子的一番情意。”

本昌是沈德源的字。“本”一字合了“源”字。源指水流的肇端处,有来源、根由的意义。

边静玉忙起家恭敬应道:“是。”

一样的字,因为断句分歧,因为语气分歧,便能够形成截然相反的意义。而世家现有的断句体例并不能完整处理这些题目。由此可见,沈怡送来的这一套已成体系的断句标记一旦被鼓吹出去,会在当今的读书人中掀起多大的波澜!边静玉身为读书人,正因为明白这些事理,此时才感觉表情荡漾。

安平伯晓得这儿子内心向来很有成算,便问:“你但是有甚么设法了?尽管说来。”

安平伯叹了一口气。

对于走鄙人坡路上的安平伯府来讲,这很较着是一个机遇。但是,安平伯再如何平淡,再如何想要复兴安平伯府,他千万做不出夺人功劳的事来。他沉吟半晌,问:“若我们把这些呈上去……”安平伯对着皇宫的方向拜了拜,意义是要把断句符鼎新一事呈到皇上面前。然后,他持续说:“再言了然这是本昌兄的功绩,看在这份功绩的份上,圣上有没有能够会使本昌兄功过相抵,免了他的放逐之罪?”

安平伯被儿子点醒,顿时感觉这拜帖重于千钧。

而这第三点,又能够引到皇上身上去。皇上是如何想的?他情愿去开导民智吗?

安平伯感觉儿子这通阐发也很有事理。不然呢?不然沈二为甚么好端端换了从左往右的誊写法?

任何一项政策的推行,都会有支撑者和反对者。标点标记的推行有三个直接的阻力。

比起豪门,世家的上风在那里?就在于秘闻。

豪门子想读书,得有“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发蒙教员带路,不然他们连如何断句都不晓得。世家子想读书,自有家里一代代传下来的旧书作为发蒙读物,旧书上有注释、有断句符等等。这起点就高出豪门子很多了。但是,如许的断句符并没有构成体系性,只是在某个字前面加了一个小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