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全世界都自带弹幕 - 第81章

第81章[第1页/共7页]

就算不是职位高高在上的江德鸿,而只是个对文娱圈略有浏览的路人,都没少哀叹一番,现在的文娱圈青黄不接,光辉不再,有演技的重生代演员实在屈指可数,年青歌手中也少有唱工了得的。

在大多数民气目中,前辈比后辈唱工好,老歌比新歌多典范,小众比大众有逼格,民歌比风行歌有内涵,民族唱法比风行唱法要高大上。

如许的评价常常都是很实在的,因此江德鸿对这个年青人非常对劲,在等孩子们又嚷嚷着要季宁宁持续演出把戏的时候,他也笑眯眯地在一旁看着。

“您这是对风行唱法有曲解。”她偷换了观点,完整忽视了最后的题目,而是极力往更笼统也更有辩论性的话题上引。

一小我很难靠一个设定在文娱圈混一辈子,再都雅面庞也终会老去,观众又最为喜新厌旧不过,热忱迟早会退散。想要真正悠长地混下去,靠的还是气力。

实际上,这个资本来得虽有些偶合,却全在季宁宁的估计当中,她只是没想到会由崔奉提出。

那几个名字如雷贯耳,江德鸿也常有传闻,他的神情不由渐渐舒缓,不自发健忘了他最后抨击的实在只是这个圈子里更多不思进取的年青人,跟是不是唱风行音乐的一点干系都没有。

读者“夫役骷髅妖”,灌溉营养液 +5 2016-12-06 13:41:02

他们这些白叟靠着当年的光辉撑着,现在还是走到哪谁都不敢获咎,可所遭到的礼遇,和年青歌手所受的追捧构成的光鲜对比,有眼睛的都看得明白。

不过这一次,季宁宁回绝了。

与此同时,在收集发财的明天,公家对社会热点的存眷程度也在与日俱增。

早在过年的时候,季宁宁就有这个筹算,只不过一向被各种事情担搁了。但拖到现在,她就算是再忙,也不能再持续拖下去了。

“你才是胡大姐,你百口都是胡大姐!”

这话倒也不能说错。

但江德鸿如何能看得透季宁宁内心的奸滑。季宁宁这个歌手才当了半年,对她来讲甚么风行唱法民族唱法,都没有任何辨别。她只是那么一说罢了。

感激地雷和营养液=3=

年青人历练少底子不是来由,很多老前辈自年青的时候就能大放异彩。

季宁宁感觉这类说法的确是品德欺侮。她跟着江德鸿是至心想好好学唱歌的,绝对没有把微博上关于他的搞笑段子转发给他看,或者奉告他这个天下上有一个叫B站的处所。

季宁宁才十七岁……

――进了央视,则意味着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他虽有遗憾,天然没法再去指责。

何况比起真正吃这碗饭的人,季宁宁有很大的上风:她不需求靠这个红,不消在乎观众捧不恭维,因为她是已经红了以后,再想提一把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