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抢救大明朝 - 第300章 八旗,小心别堕落

第300章 八旗,小心别堕落[第1页/共3页]

并且他年纪又老,看着也活不了几天,那么不幸一个“老忠臣”,朱慈烺能拿他如何样?汗青上左家军的罪过现在还没产生呢,朱大太子能公开治谁的罪?

“那议亲馆和互市馆呢?”多尔衮又问,“这两个馆到底是管甚么的?”

朱慈烺向北京派出议亲使的事情,在南京这边只要很少的几人晓得。而公开出来的动静,不管是写在邸报上的动静,或者是登在“公揭”上的动静,都无不表白残暴的东虏很快就要大肆南下了!

武英殿内,一帮还没有被繁华消磨了斗志的八旗一代二代,正关着门筹议如何对于朱慈烺呢!

以是每年的十仲春,就是这些殉难的左部家眷的忌辰!

比方把山西的三千多万亩和北直隶的近五千万亩都给圈了,再迫使两三百万户百姓为奴。一亩收个三斗面粉,一户再收个一匹棉麻布。一年也能有两千多万石和两三百万匹,能有如许的支出,还怕几十万八旗老爷活不下去?

并且这些被迫投充为奴的汉人,如果只需求交纳一亩三斗面的“租”和一户一匹布的“调”(隋唐的租调庸中的调就是收布匹),承担绝对比他们本来给地主老爷扛活要轻......

以是多尔衮的人在和朱慈烺兵戈的题目上是比较谨慎的。

多尔衮同何洛会、范文程等人商讨南征的时候,他们三个并不晓得,在此时的南都城内,抗清的情感已经高涨到了顶点!

即便南北贸易归零,只要多圈点地盘,多迫使一点农夫投充为奴,也不存在活不下去的题目。

并且现在大清国的经济根本是典范的封建农奴制,而保持大清国农奴经济的底子,则是国度能够节制多少人丁和地盘!以大清国现在的节制才气,是完整能够靠圈地和投充保持下去的!

何洛会的意义实在是多尔衮体系的共鸣——他们在大沽口之战中死了八百多个懦夫,此中另有很多是白甲兵、红甲兵。要不是两白旗根柢厚,就得伤元气了。

多尔衮点点头:“也是,归正我们临时还腾不脱手对于南朝,渐渐媾和也无妨,还能够麻痹一下朱家太子!”

武昌城在十仲春的时候,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受。全部都会老是被阴霾覆盖,不是气候,而是人们的表情。

如果东南的百姓和士大夫,不想成为鞑子的仆从,不想让本身的财产被鞑子篡夺,不想让本身的妻女为鞑子淫辱,那就只要出钱着力,抗清到底了。

而此中的一股,就跟着朱慈烺的使者侯方域逆江而上,到了左良玉统治下的武昌城。

而互市馆当然是互市用的,这是朱慈烺参考了荷兰和郑家设在日本长崎的商馆后,决定采纳的明清贸易体例——在朱慈烺看来,想要用贸易手腕封闭和困死现在的大清国事不成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