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恰锦绣华年. - 第470章 男儿

第470章 男儿[第1页/共3页]

燕七唬得一个颤抖:我非我,家非家,您觉得我情愿?

人都说“入土为安”,逝者不入葬,生者心难安,但是那边正忙着兵戈,谁有工夫给你寻尸首?合府高低悲伤难过的时候,燕二太太连夜悄悄出城,直奔北漠边关,留书只要八个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燕家年年来,景色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新奇,烧完香听完经,将一早预订下的客舍安设安妥,剩下的时候就是谈天寻友等饭吃。

燕二太太就如许带着一脸卧槽地被留在了边关,跟着燕二老爷一驻至今八年余,有家不能回,有子不能寻,每日

燕老太太和她的老姐妹李老太太在东边院子上房里话旧的时候,燕七正窝在西边院子的西配房里看书,书名叫做《大侠陈宝强》,外头书铺租的小说话本,大侠的名字固然接地气了点儿,故事写的还是不错的,说的是男仆人公陈宝强幼时父母被人殛毙,他从小刻苦学武发愤报仇,但是父母死时他年纪还小,并不知仇敌是谁,颠末一番调查,发明怀疑人有甲乙丙丁四个,每小我看上去都很像他的仇敌,那么仇敌究竟是谁呢?公然吊胃口的情节最都雅。

“爹”和“娘”是直到三岁上才学会说的,因为身边没有什物,无从教起也无从叫起。

“白养了你这么大。”燕七冷静合上书。

爹娘呢?提及来满把都是鼻涕。

燕七目送老衲人下山:不愧高僧,多谢指导。

这借口只能骗鬼,究竟则是彼时朝中皇储之位合作正烈,多方权势博弈之下总会有池鱼被殃及,政客们的心机不易猜,每一道号令的公布都自成心图。

莲华寺年年都要来,年年进庙门的时候老太太都要叮咛这么一句。为甚么只能走右边那道门呢?因为中间的门叫做“佛门”,只要削发人才气出入。燕七五岁那年第一次跟着燕家人来烧香,糊里胡涂地就走了中门,正碰上寺里的老衲人要下山云游,一大一小一僧一俗就在门下打了个对脸儿。

……喂,等等。“道法天然”不是道家学说吗?高僧你……知识略杂啊。

燕二太太是武将家的闺女,虽未学过工夫,骨子里却有着武将世家传承的胆气和刚烈,咬着牙将后代临时拜托给燕老太太看管,怀着满腔哀思踏上了千里为夫收尸之路。

第二个学会说的是“七”。

“分内的事,不要抱怨。”燕九少爷还是慢吞吞地说话,拿眼瞟了瞟面前青花瓷的茶盅,燕七就前提反射地拿了茶壶给他续上茶,“口嫌体朴重。”燕九少爷给她这一行动定性。

“老太太叮咛哥儿姐儿们:待会儿进庙门的时候只能进右边那道门,哥儿先迈左脚,姐儿先迈右脚,千万不成踩门槛。”庄嬷嬷立在道旁,提着声儿向落在前面的世人传达燕老太太的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