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烹治大唐 - 第124章 天时地利

第124章 天时地利[第1页/共3页]

李靖道:“陛下神机奇谋,对突厥人的脾气体味得极其透辟。现在东突厥已是一盘散沙,名存实亡,不敷为虑。陛下来年,只需挑选一个黄道谷旦,出兵北上,必可一举荡平突厥,永绝后患。”

“关中蝗灾已平,本年虽有水灾,但灾情较轻。两年以内,陛下只需比及半个丰年,便可聚齐粮草。是以,丰县男才敢断言,突厥两年以内,必可扫平。”

临湖殿东便阁内,李世民站在沙盘中间,头也没抬的问道。

“药师,迩来战况,你如何看?”

李世民非常气愤,倒不是对李靖有何成见,实在是等这一天,等得太久,生恐再生变故。

“就说这粮草题目,去岁才发了蝗灾,本年又有几个省分发了水灾。朝廷的兵马,还不知甚么时候,才气有充沛的粮草。若比及粮草齐备,猴年马月才气荡平突厥?”

“陛下居关中之地,八水绕城,三山拱卫,可谓易守难攻。而突厥人居于草原戈壁,一马平地,无遮无拦。陛下天生便占有天时。”

一晃半月畴昔,大唐北部边关传来战报。

“其一,突利新降,民气未复。若此时顺势攻他地盘,恐激起东突厥诸部战心,使突利获得光复失地的机遇,叛我大唐。”

李世民眼中闪出亮光,昂首问道:“药师先前线出诸般倒霉,如何此时又如此笃定?要晓得,你刚才列出的那几条倒霉前提,哪一条,也不是一两年内,就能有所转机。”

李靖上前道:“今岁若出兵,我朝当有三大祸害。”

“好,”李世民大喝一声,起家说道:“好一个天时天时人和。没想到孟卿对兵戈也有这般体悟,让他在内里做个清闲散人实在是太华侈了。朕决意找个日子让他入朝为官。”

“其二,兄弟阋于墙,而能外御其辱。若我们现在顺势攻打东突厥,刚西突厥必定来救。到当时二者结合,前嫌尽弃。此前诽谤之计所换来的大好局面,将会荡然无存。我朝得不偿失。”

“陛下息怒,且听李尚书把话讲完,微臣也觉得,今岁出兵,怕是有些停滞。”长孙无忌在一旁安慰道。

李世民得知动静,龙颜大悦。急召长孙无忌,李靖等一班近臣,入临湖殿秘议。

只见李靖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不必忧愁,以臣观之,两年以内,必可一举荡平突厥。”

李靖道:“若今岁出兵,我朝必败!”

唐军顺势陈师西面,颉利唯恐大唐军队攻击突厥王庭,在获得小胜以后,只得班师回朝。

“来年?如此大好机会,你叫朕等来年?朕等这一天,真可谓望眼欲穿。你晓得朕常常想起渭水便桥之辱,有多少次在睡梦中俄然惊醒吗?现在突厥王庭痛失一臂,突利更是投降我中国,这类时候不出兵,莫非要比及颉利把东突厥再一步步蚕食归去,我们再出兵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