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小福女 - 第2467章 圣旨

第2467章 圣旨[第1页/共3页]

“你家的便条上有甚么?”

不过他甚么都没说,只敬佩的看了老周头一眼,“到我了,走吧,你先出来领,我给你看着。”

“好日子呀,恭喜恭喜啊,到时候我们可要讨一杯喜酒喝。”

发放节礼的也是放俸禄的吏员,他们对这些人早熟了,归正每家每个月来领俸禄的都差未几是他们,每个月都要见一次,想不熟谙都难。

老翁噎了一下,往下展开,公然看到上面写有两行小字,“细棉两匹,绸缎两匹,喜米喜面各两袋,月饼四个……”

老周头无所谓的道:“怕甚么,等我归去问我闺女,如果能请就请,不能请我下个月就不来领俸禄了,让我家的五郎来领,他可甚么都不晓得。”

同时,也是培养家人的意义。

他倒是不介怀的,可吃席要给礼钱的,他们又不是特别靠近的亲朋,如何上赶着给礼钱呢?

老周头也跟他比较说得来,摆布看了看后抬高声音道:“当然要问了,我媳妇早说过了,我们没读过书,晓得的未几,外头的事不能自作主张,都得问过孩子们。”

老周头就乐道:“可不就是要结婚了,都已经定好日子了,十月初八。”

老翁就道:“那算了,一会儿我走你前面,和你一起出来,看着你领完了我再领。”

大师和老周头说闲话,“老周啊,周大人和你那半子年纪也不小了吧?是不是要结婚了?”

“多久的友情了,客气甚么?”

老翁:恋慕……

他们这些领俸禄的也是有圈子的,他的圈子就是一群官员的家人。

也是因为和他们来往多了老周头才晓得,很多人当了官今后会带上家里的兄弟和子侄上任,如许不但能帮手办理家务,还能给本身跑跑腿,有一些事情交给下人是不放心的。

偶尔老周头嘴馋了,他会让小钱氏给他炒一些豆子带着,就是炒豆子,那也比别人的好吃些,他熟谙的这些朋友都挺喜好吃的。

老翁:……无耻啊。

老周头拿着便条列队在一群人中,来领东西的有各家的管事,天然也有官眷亲身来领。

老周头带着一个下人拉了一辆车过来,目光一扫就找准了步队,因而上去列队。

这一群人里有和他一样是当爹的,另有当伯伯叔叔的,也不乏弟弟。

因为不是都城本地人,又因为产业不丰,而都城的消耗太高,是以他们家里请的下人就少,来拿俸禄这类事就是家人亲身来了;

另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都城本地人。

一旁的老翁看到老周头手中的便条,就探头去看了一眼,然后哎哟了一声道:“乡主的月饼有四个呢,咦,你如何有三张便条?”

给老周头看便条的老翁没说话,等步队越来越往前,上前领了东西分开的人多了,围着他们的人就少了,他这才拉着老周头低声道:“老周啊,这上门的客人是有讲究的吧?你不得问一下家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