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南北杂货 - 第177章 收梨

第177章 收梨[第1页/共7页]

另有村人挑了一些小儿拳头大小的梨子过来,本来只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没想到他们竟然也肯收,一文钱十五个,全要了。

“并未出事。”那小贩说话道:“彻夜那朔州赵家的赵大郎带着几个随向来到城中,言是要收梨子,一文钱四个,要求也是不高,只要有妇人拳头大小便可,如果不如那般大的,他们也肯收,就是代价低些。”

“怎的这么晚过来,家中但是出了甚么事?”屋里的人赶紧出来开门。

“他们吴家最大的进项就是那些造纸作坊,罗三郎整了个草纸出来,将那造纸之法传播于世,的确就与掘了他们祖坟无异。”在这个纸张提高化的过程中一样遭到重挫的一些家属,这时候就比较能了解吴家人的心态。

这平夷县也不是甚么大城池,早晨虽也关城门,可那城墙又不高,还破败,又没有甚么官差巡查,翻一翻不就出去了。不过这类事也是只能做不能说,这要较起真来,翻越城墙但是犯法的,一个弄不好,就得被抓去服徭役。

“竟是只需十二文钱。”一个郎君点头苦笑,十二文钱如果搁在畴前,普浅显通的纸张也是买不得几张,现现在竟能买获得如许一本册子,又是染色又是印花的,做工亦不算粗糙。

“我把家里头的钱都带出来了。”

他们又那里会晓得,一个根底深厚的商贾大师,家中究竟能有多少财帛积累,又岂是这一个小小的平夷县,这么一点梨子就能让他们把财帛花尽。

“吴家家主也是老胡涂了,竟是由得家中后生如此混闹。”一旁又有人说道。

本地百姓对于他们本地的贵族常常非常拥戴, 在这些贵族们退隐以后, 入朝为官,在朝堂之上常常也是要为本身的故里争夺好处的, 毫不肯让本身的故乡父老亏损。

“事不宜迟,我这便到平夷县去收买梨子。”赵琛点头道。

至于四娘五郎他们,那两个现在完整已经奔着挣钱的门路一去不转头了,四娘一天到晚都窝在那边铺子里,五郎更是恨不得连学都不去上了。

“幸亏他们没做成那事,如果成了,他们吴家怕是要‘名垂千古’。”另一人笑道。

前些光阴,他便让人从坡上采了一些杜种树的叶子返来提取杜仲胶,固然没多少,但若只是用来做罐头瓶盖中的内垫之用,那也够做一些的了。

本年这灌溉系同一搞起来,坡上这些庄稼较着就比往年长得好些,这还是长到灌浆当时候才给灌溉上的,待到来岁后年,从这庄稼苗从地里头抽出来的时候,就把水分给他们浇得足足的,到时候这个产量不晓得又要进步多少去。

眼下这个年代,统统人都晓得这个国度姓李,但就在这李氏王朝当中,很多人还是会自称吴人蜀人齐人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