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南北大唐帝国 - 第91章 麻烦的经度

第91章 麻烦的经度[第1页/共3页]

商定以长安为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划成东经180度,西经180度。在地球中间处划出一条0度纬线为赤道,分红南北各90度的纬线。

“娘的,一群土包子,没见过世面,咱如果把懵懂巨舰开过来还不的把你们都给吓死。”

“哼,你个孤陋寡闻的野道岂天文地理的玄奥。”

两纬度之间的间隔颠末考证后肯定采取李煜提出的两纬度之间相距222里即111千米,且不随纬度的增加减少而递加。

王海崇跳下小舟,托着打湿的裤袍,与世人冲动一会后,就从他带着有两尺长的长方形小箱子中拿出一个铜制圭表。

筏子上的渔民一样猎奇的打量着三艘大船上的海员们,看到大船上的人指着他们大笑不已,并没有感觉本身如何不当,反而一个个也对着船上的海员面露浅笑。

对于王海崇来讲,他只需求测出此地的纬度便可,那甚么一年的时长、二十四骨气,谁有兴趣谁来干。

王海崇在等候正中午拿着一起来记录的飞行时候和船速算出的经度,再用几个参照地的经度,皱着眉头算出一个本身都不是太信的经度位置,唉声感喟的记下了这个数值,等纬度测定后回船上在那张大唐经纬网图上标记。

直立于高山上测日影的标杆,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测定表影长度的呆板,叫做圭。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呈现了表的影子,按照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候,也能应此算出此地的太阳高度角进而算出此地的纬度。

李煜与李淳风、胡惠超、叶法善及王海崇徒弟葛仙师参考罗马贩子带来的古罗马地理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连络中原前辈如东汉张衡如许的地理天文大师的著作。

当小舟泊岸后,海员们冲动的踏入水中跑登陆,双脚实实在的地上踩了几脚。他们但是在海上足足漂了十天,海船摇摇摆晃的,就出海先大家内心就没放心过。

至于经度则敲定赤道上两经度之间相距222里(这有待考证,只是李煜提出的一个假定,虽明知是对的,可说不出启事,只能以纬度之间的间隔假定经度而定压服李淳风等人)。从赤道开端指向南北的两经度之间随纬度增加一度,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则减少约莫2.5度,至两北顶点则为0度,至于南北顶点又是李煜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有待考证。

说是渔船以经是充足的举高了,实际上就是一个比简易筏子略微好些的木筏子,比大唐最穷的渔民用的小舟都差。

以此两地为标准并连络实地测定与长安的间隔再对大唐东西南北预算出本地经度,再以测定的纬度在经纬网舆图上绘制舆图,并延长至安东地区。

像于鸿带的一部亲兵但是会泅水却从没出过海的,重新踏上陆地更是比任何人都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