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官人 - 第16章 身世

第16章 身世[第1页/共4页]

周氏如此固执于为夫纳妾,却不轻视大胆特别的张十八娘,看来还是蛮开通的嘛!

周氏嘲笑一声:“十八娘年纪悄悄的,让她给杨小郎守一辈子的寡,就是张家肯,我这个外人都舍不得!“

老董叔和董娘子是凭借杨家度日的一对老仆,往年杨往李家送节礼,都是这对老佳耦上门。传闻老董叔也是李家的远亲,因为获咎了县里的大户,怕担干系,甘愿卖身给杨举人当奴婢,以求庇护。

李绮节双眉微挑,又是一个杨家小郎君,既能被称作杨大官人,不必说,必定是杨天保的某位长辈。瑶江县里姓杨的人家,一大半都和杨天保连着亲。高大姐为此非常高傲,曾说杨家固然没有首富金家敷裕,但人丁畅旺,后辈出息,又出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孟县令,县里的第一大氏族,非他们杨家莫属。

李绮节听出周氏话音里对张十八娘的怜悯,内心有些惊奇:张十八娘不肯为丈夫守节,厥后又无媒苟合,和陌生外男生下小沙弥,在这个年代,能够说是大逆不道的惊世之举,能够会受万人唾骂的。按理来讲,周氏应当很讨厌十八娘才对,可看周氏脸上的神情,对十八娘没有一丝鄙夷,有的,只是对十八娘的顾恤。

李绮节坐在罗汉榻前的小杌子上,伸着一双粉腻巴掌,帮周氏按着直身衣袖的窄边,内心大略预算了一下年份:现在是永乐二十年,杨小郎是十八年前没的,而小沙弥看起来倒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以是说,小沙弥不是杨小郎的遗腹子。婶婶仿佛问他是不是姓张?小沙弥为甚么是跟着母亲张十八娘姓的?

周氏放下补了一半的蓝布直身,理理衣衿,淡淡道:“三娘,你出来看看昭节和九冬在做甚么。“

畴前乡间人家贫苦,孀妇再嫁,不是甚么难事。等日子过得越来越充足,孀妇反而不好嫁了。比如杨家那样的人家,跟着家业的一步步强大,开端重视家世端方,孀妇如果不为夫守节,就会被说三道四。读书人更是讲究,谁家孀妇再披红绸嫁人,他们连那孀妇的兄弟族人都跟着一起鄙夷,乃至会劈面把人家说得抬不开端。

李绮节冷静感喟一声,她大抵能猜出接下来的故事了。

李绮节听得咋舌,现在是永乐年间,朝廷推行与民歇息,应当还处在鼓励人丁生养的阶段,乡里人竟然逼迫女子为夫守节?莫非程朱理学已经影响到偏僻的瑶江县了?

李绮节眸子一转:高大姐最是个吝啬磕巴的人,中秋又不像过年,杨家如何往李家送来这么丰厚的节礼?

周氏一边娓娓道来,手上绣花的行动还是稳妥谙练:“十八娘上山以后就没下来过。山上贫寒,张家人平时只会派个婆子到山上去送些衣物米粮。几年后,庵堂里的尼姑找上门,张家人才晓得,十八娘已经偷偷搬出去了。张家人到处探听,最后在县里找到十八娘,当时候她刚生了个儿子。张家人觉得十八娘被哪家浪荡公子给骗了,诘问孩子的爹是谁,十八娘不肯说。一向到她爹和她娘闭眼,她都没说出小郎君的出身,只说孩子的爹是个好人,因为家里不答应他娶一个孀妇进门,她和小郎君才会流落在外,等小郎君长大成人,孩子的爹必定会接他们母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