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骑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事之秋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1页/共3页]

傍晚,雄师在田野安营歇息,篝火生了起来。

恰好大明享国二百四十余年,从未对外扩大过一寸地盘,实在有愧天朝上国的称呼。

归家,一名榆林富商的园子。

只是安南缅甸东北之地,就能赡养多少明人,更不要提地广人稀的东北,物产敷裕的南洋,马城越想越感觉荒诞。一个孔教的仁字,便将天朝上国的手脚绑了一千多年,终究被毗邻的弹丸小国差点征服了。倘若大明此时坐拥南洋南亚,朝鲜之地,戋戋水灾又何足惧,只是南洋出产的水稻就尽够吃了,妇人之仁的仁字,便是孔教万恶之源。

马城也忍不住愤然道:“杀不尽的蛮夷!”

陕西民变方才停歇,贵州又乱,江南又不稳,真是多事之秋,三人却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与天下读书报酬敌的成果了,品德君子们甚么下作的事情都干的出来,别说顺从朝廷拒不交税,谋反反叛,毒杀君王也是有过的。

明着杀多有不便就偷偷的杀,多多的杀,不制造几个无人区出来,怎对得起血手人屠的雅号。想来秦邦屏也是死人堆里打过滚的,秦氏一族又一贯以大明子民自居,应是不会有甚么心机承担的。命两个信使在陕西歇息一晚,明日解缆,快马加鞭直奔贵州,安排些人手护送就是了。

茗香看他神情傲然一副霸气外露的神情,睁大斑斓的眼睛倒看的痴了。

两个信使恭敬退下,似仍能嗅到氛围中杀气腾腾的血腥味。

三人皆绝望,马城喟然长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是以想到后代一句典范的话,中华民族的保存空间。

郁郁葱葱的榆树林中,两个信使上前叙话,言秦邦屏以副将之职,领三千贵州精锐五日前坐海船解缆,应是将近到松江了。马城神采阴沉修书一封,命两人带给秦邦屏,信中只要一个意义,杀,敢在这类时候捅大明一刀,不杀如何震慑宵小,凡是起兵反叛的百口长幼一个不留,斩尽扑灭。

摆布开原后辈目不斜视,骑在顿时颠簸起伏,仿佛全然看不见轿中美色。

中华大地必定不是一块乐土,北方比年水灾,南边比年水患,黄河,长江还时不时的众多,几近是年年闹灾害。天启二年,大明人丁绝对超越了一亿,比年灾害所谓的保存空间,非是空谈,想北方数个省分持续三四年水灾,只凭弹压千万是没法长治久安的,对外扩大是独一的活路。

贵州兵变,这一刀正捅在大明腹心软肋处,此时现在真是太要命了,迫使大明朝廷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本就未几的矫捷兵力只能疲于奔命,从皮岛千里迢迢赶回贵州平乱,至于南京兵马早就希冀不上了,李开元咬着牙骂了一声,养不熟的白眼狼。傅宗龙却衰老很多,身材仿佛也佝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