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铁血少帅 - 第六百零四章:苗头

第六百零四章:苗头[第1页/共3页]

至于水兵兵器,算是另辟门路,在冯大少帅这根金手指面前,中华没有一味寻求跟各国一样的大炮巨舰主义,公开里走起了航空母舰的套路。

不管是冯庸这辈人,还是冯德麟这辈人,都吃够了军事设备不如人的苦头,特别是冯德麟、段祺瑞、冯国璋这一代人,他们阿谁时候,求爷爷告姥姥才获得日本帝国主义怜悯式的恩赐了一些淘汰兵器,这是多么屈辱。

这下在场的人都有些惶恐了,土耳其军队是甚么环境,他们最为清楚,要不是这几年,中华军队连续换装,已经半主动化了,恐怕还真就一定比它们强。

要晓得中华这几个盟友,不管是德国还是土耳其或者是俄罗斯帝国,都是典范的陆军强国,德国不消说,人家在一战前就是天下第一起军,而俄罗斯帝国也不消说,一战前,恐怕没有哪个国度有俄国的陆甲士数多。

来自后代的他固然不是甚么技术兵种,但是科学研讨偶然候贫乏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清末我国汉阳兵工厂就曾有人研讨出来了初期的主动步枪,至于为甚么直到民国还处在汉阳造的设备程度,这就不得不说当局没有充足赐与正视。

“苏俄那里来得这些兵器设备?或者说谁能给他们这么大的支撑。”张孝淮疑问不解,当即说道。

以山西太原为中间的晋中兵器制造圈子和以新疆伊犁为中间的疆北兵器制造圈子,另有以吉林长春为核心的辽东兵器制造圈子也构成了,全部中华的兵器制造业可算是开仗成果。

至于皇甫冷,统统外洋谍报项目都归他的军情局统领,试问谁更比他有资格参与这件事呢!

以是,单论军事,中华不怂,一挑三都不成题目,更别说对于苏俄这类残鸡了。

“密切存眷苏俄那边,只要他们敢想,那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毕生难忘的经验,被动挨打可不是我冯庸的气势。”冯庸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跟着这些年的熬炼,他的上位者风采越来越强,很像当代天子一言九鼎的感受。

在重兵器的研制方面,也没有停滞不前,特别是获得了德国专家的帮手,中华前后实现了75mm火炮、105mm火炮、155mm火炮乃至210mm火炮的自产。

但是为了减轻后勤压力,以是一向以来,中华都在裁军,换装也是谨慎翼翼,直到现在,中华除了窥伺军队,大部分军队都利用的是半主动步枪。

冯庸分歧,他在福建期间就大力扶植兵工体系,固然也是仿造起家,清一色德制兵器,但是如何着也做到了青出于蓝而不逊于蓝,当时南华的华制德械兵器并不减色于德国原产兵器,并且以代价上风碾压各海内销兵器。

究竟上,中华边上并不但要这么一个悸动的邻国,就比如现在作战大厅挂着的那一份天下舆图。这张舆图上清清楚楚标出了七八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