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梅花拳秘谱 - 第5章 聚气论

第5章 聚气论[第1页/共1页]

势峥嵘气泓浓,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俄然,神以役气,气以役形,轰隆交心火动,高低摆布遍体行。

【评注:文中之“势峥嵘,气泓浓”是指练功或技击时呈现的表里合1、精气神一体的形状,即已达浑元一气的真形,这是练功者所寻求的目标。“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两句话是互为因果的,对于武功已达神化阶段的练功者,已养成内丹,中气饱满,他不管行动坐卧,练功或技击时,内气都能“团团聚聚在中宫”.已整天然之态。在练功或技击时不管是脱手上步,一势一动都无欲毛求、也无任何意念的活动,行动轻灵流利。当然也就“隐而不发节节灵”了;另一方面,练功之人要无思有为,按捺统统意念活动,这就是“隐而不发”之意,同时在活动中要仿照儿童或植物在无认识活动时那种无拘无束、无阻无碍、滑快流利、轻松天然的形状,尽力作到“节节灵”。《易经?系辞》说:“天下何思何虑。”因为宇宙没有任何思虑,以是日往月来,寒暑相推,长久而流利地活动着。上述练功的要求,就是通过以武治心使心性寂然,才气百脉畅通,内气天然会聚丹田而“团团聚聚在中宫”。此即梅花桩武功天然聚气之理,它与用“意守”或“意念导引”等体例的聚气完整分歧。

【本论讲练功过程中聚气的体例,练功包含架子、成拳、东西等练法。】

本文的“俄然”二字相称首要,它是描述灵感激起的一顷刻。在这短促的刹时,灵感是攸忽而至的,不是人的意志所无能预的。神,即灵感,是武功的原动力。“神以役气,气以役形”,就是描述活动的机制。一动以后,“高低摆布遍体行”,气血周身流利,作周天运转。一动则满身俱动,表里合一,精气神一体,这和以意志为原动力的活动体例完整分歧。意念批示下的活动多是部分的,很难达到满身的调和同1、表里分歧。特别是在技击的刹时,只要有一点意念的渗入,就要粉碎活动的和谐、圆融和团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