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龙兴华夏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让拿三害惨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让拿三害惨了[第1页/共4页]

徐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林义哲身子一震,脸上的神采立即规复了昔日的淡定。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

“天子,看到如许的折子,直接批‘晓得’就行了。”慈禧太后对同治天子说道。

慈禧太后望着书案前已经摞得高高的军机处送来的奏本,眼中闪过一丝愠怒之色。

《翁同龢日记》:“十二日,晴,极热,晨作论,‘裴度平淮西’,未曾说如何作法,颇能达所见,改毕退,午初二来,午正三入,诗题‘殿阁生微凉’,亦能畅达,但未切尔。此诗膳前亦作就,膳后始改,本来‘水池犹有暑,殿阁已生凉’,甚妥。未正三退膳,写已无错落。……闻总署得法使函,及法主亲笔手书一封,欲请嘉奖船政帮办委员林义哲,言其于法普交仗时报信示警于法主,于法军之胜多有助益云,事不甚详。中枢方议之不决,动静已然传出,舆情大哗,盖其身为中国臣工,竟里通本国,其用心尚不得知,而其行已有悖臣节,林文忠之孙若此,其于地下亦当不自安矣……”

“今儿个的这些,还是参奏林义哲的,是吗?”慈禧太后昂首看了一眼送奏本的刘诚印,沉声道。

求保藏!求保举!

但此时的翁同龢,也不由得讶异于慈禧太后得知林义哲“私通法酋”后的反应。

都这么长时候了,是奖是罚,是杀是留,如何着也得给个说法吧?这但是关于“夷夏之防”的大事啊!这么多言官上奏,竟然全都是一句“该部晓得”就打发了,实在是太分歧道理。

“大人且放宽解。且以稳定应万变,如果妄动,反而会中了他们的骗局。”徐润看到林义哲咬牙切齿的神采,笑着点了他一句,“老朽算了算日子,法主给大人的那套东西,现在应当已经摆在太后的案桌上了。”

这是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弹劾林义哲“私通法酋”的奏章:

慈禧太后看完了奏折,神采竟然出奇的安静,她并没有将奏折交给同治天子批阅,而是取过朱笔,直接在上面写上了“该部晓得”的批文。随后便将奏折丢到了一边。

————豆割线————

“大人可知言多必失,言官那些人,就有如那蚊虫普通,无缝的蛋它还要叮上一口,你现在回他一句,他们便有一万句在那边等着,反而成了把柄,莫不如不给他们上口的机遇。”徐润看到林义哲另有迷惑,便给他解释道。

“刘诚印,扶我去歇会儿。”慈禧太后起家,刘诚印仓猝上前,扶住了她的手。

林义哲将当日的廷寄丢给了徐润,不由得大呼了起来。

拿三啊!你就是这么感激我的么?你这是要把我放到火上烤啊!林义哲在内心悄悄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