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龙兴华夏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守礼怀恩

第四百七十三章 守礼怀恩[第1页/共6页]

林义哲接过电报看了一眼,眉头立时紧皱了起来。

明天的那霸港,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派喜庆热烈的氛围,连港口的本国兵舰和轮船也都挂满了彩旗,以示道贺。

那是1855年隆冬的一天,北洋山东芝罘岛海面上,俄然呈现一股浓浓的黑烟,黑烟上面,是一艘人们从未见过的大船。船的两边,有两个庞大的像车轮一样的东西。在隆隆地转动着。大船劈波斩浪,速率奇快,上面没有樯帆,却高矗着一根粗粗的圆筒,黑烟恰是从那边冒出来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大船的船头和船尾,各安设一门锃亮的西洋大炮。人们又迷惑又惊骇。仓猝陈述官府。官府毕竟见多识广,顿时弄清这是一艘西洋轮船,并且是兵船。这艘西洋兵船到北洋干甚么来了?当时距第一次鸦片战役才十几年,虽已五口互市。但互市港口全在东南本地,北洋并无西洋船的影子。现在竟然气势昂昂来了一艘,莫非又要生出甚么战祸不成?

离了丁日昌的宅第,林义哲并没有顿时回家,而是来到了山顶,登高了望。

看着这一幕,林义哲心中阴霾尽去,豪气渐生。

“是啊,澎湖海军和厦门海军死难将士的前车之鉴,莫非还不敷么?”丁日昌也愤然道。

明天便是停止典礼的日子,为了公示天下,琉球当局特地聘请各国驻琉球领事前来观礼。而作为船政海军统领和中国驻琉球的最高军事长官。贝锦泉当然是不成或缺的人物。

而当时的他,仅仅是一名轮船上的梢公……

此时的马尾港内,万樯林立,大大小小的商船来往如梭,岸边巨舰林立,人流来往不息,好一派热烈繁华的气象。

张兆栋和丁宝桢都是巡抚,算是同僚,固然没有甚么友情,但也并无仇恨,而丁宝桢数次参劾林义哲,林义哲的爱妾额绫又即是直接被丁宝桢害死,二人的仇怨天下皆知。如果他行文林义哲咨询此事,有打丁宝桢小陈述的怀疑,但丁宝桢订购赶缯船的事确是有违朝廷旨意,他如果知情不报,过后朝廷得知此船是在广东所造,他这里也难以交代,是以他才玩了如许的“曲线救国”的一手。发电报给丁日昌,由丁日昌再向林义哲流露动静,如许一来,两端都不获咎。

丁日昌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林义哲明白过来,丁日昌之以是如此心系外洋华侨,一个首要的启事,是他本身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未几时,这些舰影的身形垂垂的清楚起来,贝锦泉看到舰桅上那顶风飘荡的红色龙旗,表情又一次冲动起来。

自从四年前承平军起过后,举国为之动乱,南边更是被承平军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南京早已在两年前被攻陷,成了承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上海也曾为小刀会所据。南边的战乱,又加上黄河的决堤,使得关乎国度保存命脉的内河漕运完整阻断,朝廷就要断粮了。而恰是宁波贩子的船队,从海路为京师运输了大量的粮食。何为漕运?漕运是指历代将所征粮食由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漕粮是供应官吏和军队的口粮。漕运始于秦始皇,自古有之。有清一代显得更加凸起。浙江素称鱼米之乡,所担当的漕运任务天然沉重。在19世纪50年代,浙江“正耗漕米为100多万石”,而在当时,天下漕粮是400多万石,浙江一省就要占天下漕粮的四分之一。浙江的漕米之前是通过大运河运送的,而从1851年承平天国起过后,内河漕运已经阻断,因而,户部仿效元朝。改内河漕运为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