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问责[第1页/共3页]

每次提起这茬,姚实都要感慨本身有先见之明。

“多亏大人体恤。”书童顿了一下,重新整肃神采道,“不,该是谢郡主娘娘。如果没她庇护,我们县里的日子可要难过了。”

“奉告周悦竹,我明白他的意义。”

这是政绩,这是钱!

想当年娘娘邀四方来客赴宴,那日恰是端五佳节,于河边小楼上看龙舟。

将近半年的兵乱,很多小县竟连分毫丧失也无,乃至比客岁的账簿还要夸姣。

是人就会有可拿捏的空地。

不但有战后补助,本地还创办了水泥厂分厂,乃至会在开春后正式启动书院。

看着出头之人,杨知月模糊回想起此人身份。

将揉皱的一页细细抚平,又轻手重脚地合上,杨知月昂首对菱角说:

他擦擦额角急出的豆大汗珠,转头跟坐在矮凳上的书童说:

那文书中多少真多少假,他们心知肚明。

看完一本,杨知月没当即颁发言论,抓起别的一本重新看起来。

——抱愧,做不到!

胸脯狠恶起伏两次,她忍不住了。

偏僻地区的几个小县紧赶慢赶,终究在正旦前一日到达。

好似晓得她的心机,杨知月随即说道:

大小县令对此次年会的态度非常轻松,以为只需求走个过场,说两句好听话,便能够温馨地享用酒菜和歌舞。

“郡主娘娘,”他们如孱羸的羔羊般,颤抖地呼喊杨知月的尊称。

菱角讪讪一笑,低头报歉,杨知月没有介怀,挥手让她出去,紧接着叫俄日敦来一趟。

鼻腔舒畅点后,杨知月转向她的位置:“是来送各地县令送报的文书吗?”

杨知月低头的行动一停,反手向前抄起一本文书翻开。

唰唰唰——

这话中的阴阳怪气压都压不住,他们也的确无话可说。

“……请您恕我失礼,县令们上报文书时,我粗粗扫过一眼,上头的东西……不太普通。”

“客岁边塞屡造战乱,百姓民不聊生、路有饿死之骨,身为一地之长,我心甚是惭愧。诸位各个都是人才,呈交的文书当真是都雅,我自以为比不过,还请大师教我。”

姚实撩开车帘,隔着人隐士海,瞥见武川城墙,心中大石块终是放下。

此话一出,世人各个沉默。

元会是朝廷每逢正旦便会召开的大型集会,各地郡县也会准期停止,算是当代版年会。

“另有甚么事情?”

送文件的菱角没有吱声。

他自夸治下小县穷得叮当,别说要办理权,就是要县令的实权,他也会一并奉上。

出了甚么事情,您要叫这么一群凶悍的私兵出来保护?!

那副荏弱不堪一击的作态倒叫姚实无法。

因而,他身为最早投奔、又最心诚的白叟得了最大的照顾。

当时很多县令因着宴上氛围一口应下,转头酒醒则悔怨不已,今后合作也不共同,别别扭扭。

书童假模假样地遁藏,“哎呦呦”地倒在车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