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刘备的日常 - 1.31 垂绥琬琰

1.31 垂绥琬琰[第1页/共3页]

何苗获释,闭门不出。亦知避嫌。少帝心领神会,必是太后授意。

群臣叹服。

蓟王羡仙。

市舶令田骅奏曰:“待稻作毕,主公可乘‘冬初信风(注①)’南下。日南四时不冻,冬暖如夏。当不误战事。”

便是奉国守孝的博士祭酒陈纪,亦素服列席。

人的名,树的影;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一场宫变风波,消弭于无形。于少帝及全部洛阳朝堂而言,皆是严峻利好。背后赢家,非何后莫属。

凡徵辟敕令,皆门下署筹办。门下督郑泰,数月前远赴西域,至今未归。主簿孙乾,资格尚浅。此去徵辟颍川硕儒,唯司马徽亲身出面,不至失礼。

撤除保举有功,蓟王亦念文范先生旧情。厚赐其子,觉得哀荣:“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蓟王行事,有礼有节,有凭有据。

“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自陈寔亡故,紫渊王子馆便少一大贤。蔡少师等联名上疏劝谏,请蓟王另择大儒,补文范先存亡后之缺。

刘备遂看向幕丞荀攸:“公达觉得如何?”

“可惜未尽全功。”中丞贾诩,一声感喟。

叔侄六人,分授文安六城之长。安设数十万黑山众。不出月余,政通人和,气象一新。“五尹之南”陈群,曾赞:“荀氏七贤,当今无对(无双)。”

事不宜迟。散朝后,门下祭酒司马徽,这便携蓟王诏命,远赴汉滨,征辟硕儒荀爽。

为避二次党锢,隐遁汉滨达十余年,专以著作为事,前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

蓟王因而专开朝议。问计群臣:海内大儒,何人可继文范先生之位。

二宫太皇之事,主记蒋干,已先行奏报。不料稍后又得黄门令左丰密报。言,王美人贵子,被何后所劫。

后代遂有“夏后苕华刻,周王重璧台”之句。

长信、永乐宫人,收支有度,一如先前。此亦左证,并无宫变传闻。何后神来一笔。截下王美人贵子。除少帝心头大患。少帝投桃报李,开释何车骑并满门家小及幕府属吏。又擢升董卓为光禄勋,觉得安抚。

二宫太皇,送嫁北巡。

典出《史记·司马相如传》:“垂绥琬琰。”

再往深处想。阿斗之母,得其真名否?

荀攸言道:“此乃天意。”

幕丞荀攸,曾举家门,荀悦,荀衍,荀谌,荀表,荀棐,荀祈,叔侄六人,一同退隐。震惊天下。

颍川荀氏,退隐蓟国,几成常例。

蔡少师二女,取名“琬”。

刘备悄悄点头:“南征势在必行。一为安抚南蛮百夷,二为扬我天威。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三来,孤亦想巡查外洋荒洲,为大汉辟土开疆。”

荀采起家答曰:“臣,并无贰言。”

七位蜜斯姐,乃刘备红颜知己。母亲遂以七颜定名。岂料被曹节暗中替代的安素,其名亦循此例。“素,白致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