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刘备的日常 - 1.162 应对章法

1.162 应对章法[第1页/共3页]

不其侯伏完,仓猝取匣一观。

甄都,太师府。

毋论作壁上观,强装平静,亦或是谋定而后动。各方权势,皆拭目以待。且看甄都上公之争,孰胜孰负。再做计算不迟。

斥其冬烘,亦言过实在。

且张邈窃觉得。小沛城高墙厚,粮草足食一年半载。全军用命,恪守此城。断不至速败。陶恭祖,光阴无多。凡是一命呜呼,三让礼成。徐州唾手可得。何必暗施毒计,惹天怒人怨,为世人鄙弃。

熹平二年,灵帝有诏,赦(刘)宠不案。前罪已赦,无需究查。熹平二年自中平六年,陈年旧事,国相几经变迁,且只罪“首恶”,“主谋”皆免。与王党,亦无干系。

“未可知也。”伏完话锋一转:“猜想,只需足以论罪,三司必呈天子。”

言下之意,已成定局之事,不必再说;已近结束之事,不必改正;畴昔之事,不必究查。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匣中之物,光灿夺目。令人目炫。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事已至此,不得不为。”陈宫言道:“今,你我客居孤城,仰人鼻息。稍有不慎,身故族灭。若不速据徐州。小沛四战之地,如何能当曹孟德十万雄师。”

如此三分罪期,自是泾渭清楚。一目了然。

“太师所言极是。”尚书令桓典,落箸答曰:“然,‘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乃社稷之大患。特别天下三分,乱世必用重典。如有万一之率,‘倒持泰阿,授楚其柄’。为曹氏父子所乘,悔之晚矣。”

此案,兹事体大。特别诸侯谋反,乃汉室大忌。自前汉七国之乱,宗法更加森严。唯恐“宗王代汉”,一语成谶。叔侄三人,心照不宣。毕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更何况,“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尽为不其侯伏完所知。

伏完答曰:“曹氏父子所求,乃徐州之地。足论阿党之罪。免除四相。便如太师所行,易相夺国也。”只需免除徐州四相,曹氏父子,必举曹党继任。如此一来,吕布孤客穷军,仰人鼻息。比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董侯虽幼年,远未元服亲政。然自幼耳濡目染,一日数问。足见心中体贴。

待华灯初上,百官纷繁车驾出府。王允留不其侯伏完,并尚书令桓典,府顶用膳。

尚书令桓典,先捧漆木匣在手。微微轻启,神光乍现。

席间,见二人苦衷重重,如同嚼蜡。

“荀彧,确有王佐之才。”闻三司将罪证,按年代编撰成册。饶是王太师,亦不由悄悄点头。

比起王党,同仇敌忾,高低一心。曹党徒众,三六九等,整齐不齐。必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之辈。略加皋牢,便将三司会审详情,和盘托出。